挥洒城市播绿大手笔 西宁创建园林城市

2008-11-21 17:20:08         来源:青海日报     浏览次数:

  金秋时节的高原古城西宁,南北两山满目苍翠,湟水两岸洒满金晖。这苍翠是春之播种的希望,这金晖是夏之耕耘的期待。适逢改革开放30年,西宁市收获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桂冠,从曾经的苍凉和单调中挣脱出来,在一向以自然条件严酷闻名的高大陆上,用汗水浸润出这般饱含生机的大片绿色,这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挥别历史的跨越,其意义和内涵已不仅仅在西宁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本身,而是聚集了一个亮点,折射出大美青海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发展,显示出青海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不甘人后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高瞻远瞩创造条件播撒绿色

  曾经,高原因为缺少绿色而寂寥苍凉,因此,向往绿色、企盼绿色成为高原人的梦。数字诠释发展:2000年以前,西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有20%,人均公共绿地仅为4平方米;而到2007年,西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0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43平方米。“十五”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实施了扩市提位战略,提出把西宁市建设成为“山青水秀、人民富裕、文明开放”的具有青藏高原区域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2003年,又进一步确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上了议事日程。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西宁市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开展城市大规模绿化建设,使西宁的园林绿化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3年、2006年分别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2005年被青海省建设厅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今年被青海省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省绿化模范城市”。短短几年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艰辛付出下,播撒绿色、拥有绿色、享受绿色已成为西宁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西宁市自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以来,全民参与,采取“新建增绿、整治扩绿、拆墙透绿、庭院补绿”等手段,实施公园广场建设、河道治理绿化等工程,特别是实施了大南山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绿地布局和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的绿化格局。目前,西宁市居住绿地达202.9公顷,绿地率均在35%以上,使西宁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9月4日,西宁市当之无愧地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没有绿色,创造条件也要为我们的家园播撒绿色,西宁市在国民经济总量不足、可支配收入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全力以赴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充分显示了西宁人立足“高原精神”,谋求发展的胆识与勇气。

  突出特色提升园林城市品位

  园林城市不等同于绿化先进城市,创建园林城市要将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有机地结合,挖掘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提高城市品位,使城市绿化建设和城市历史文化融合,展现当代都市环境建设的艺术魅力。因此,西宁市始终将注重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贯穿于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始终。在创建中坚持“文化建园”的道路和方向,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与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吸收新的理念,几年来,新建了文化公园、南凉虎台遗址公园、青唐城遗址公园、鲁青公园、湟水森林公园、西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等展现当地特色与历史文化主题的公园和景区。不断深化园林的意境,体现西宁文化的厚重感。把一些反映历史文化的诗文书画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载入园林景观,在基本维持原貌的基础上,注重民族特色与地方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缮,增加了公园游览景点。

  植物配置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培植乡土花卉、乡土树种。以市花丁香为主打品种,形成了丁香园、丁香街、丁香路、丁香广场等富有代表性特色绿地。同时,完善保护措施,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充分利用丰富的高原城市人文资源,中国郁金香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全面提升了园林城市的品位。每年8月,在城市绿地广场组织和举办大型群众广场文化月活动,进一步拓展了西宁市民健身休闲和文化活动的空间,使文化与园林的高度融合,塑造起“中国夏都”的美好形象。

  让西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拥有园林生活不是梦,让高原更多的老百姓感知绿色、享受绿色。这一切均得益于西宁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城市和生态型城市战略的实施,得益于不断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斥巨资倾力打造高原花园城市的决心;得益于全市人民加快大南山绿色屏障建设步伐,为城市镶嵌绿色大背景的实际行动。“十一五”期间,西宁市将尽展国家园林城市风采,重塑湟水流域绿色风貌,把西宁市建设成为山川秀美、馥郁芬芳、充满高原魅力的“中国夏都”。

  科学规划做足“山水”文章

  青山环抱,绿树映城,碧水畅流,绿地广场多姿多彩,庭院小区花香四溢……今日之西宁,犹如一座繁花似锦、绿意浓浓的生态大花园。

  为尽快改变城区内缺水少绿的面貌,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大生态为重点,西宁市根据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细则》要求和西宁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确定了以滨河绿带、绿色走廊为骨架,城区绿地为核心,两山风景林为背景的绿地系统格局,将绿化植物品种引进,古树名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并纳入规划,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园林绿化体系。

  针对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地带,境内三川一水、山体与谷地呼应的地貌风格特点,西宁市抓住“山青、水秀、城绿”这一中心任务,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城市生态体系,围绕“作道路文,唱山水歌,造特色园、创园林城”的主题,充分扩展绿地,完善园林设施,巧建景点小品,美化市容市貌,努力建设高原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以“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为宗旨,打造出百余处遍布全市的精品园林绿地。以三川一水为纽带,结合治理工程,贯穿全市河水堤岸建成200余公顷的滨河游园,与两岸建筑及桥梁融为一体,形成城市“风景廊”,以四周山体为“背景”,大力营造风景林,广植树木,建成了10.3万亩的山地防护林,形成了葱葱郁郁、山花烂漫的城市生态绿色屏障。还建成了面积达100公顷的宁湖水上公园、湟水河(海湖桥至西钢桥段)6公里综合治理工程和东川湿地、西川湿地两个人工湿地公园。 “空气清新、雨水充沛”,老百姓实实在在感知并享受着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成果。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