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改:群众得实惠 砍树变护树
四川林改生态受保护群众得实惠砍树变护树
四川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近日深入邻水县林区详细了解了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得知林权制度改革很成功,群众非常拥护。王建军肯定地说:通过“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受益权”,基本实现了“还山、还林、还利于民”,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生态得到了保护。邻水林权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把政策交给群众,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决定,干部执行好,就能给群众带来实惠,就能赢得群众拥护。
林改干部明道理
2007年5月,在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分到柑子、复盛两个试点镇的1个月后,邻水县林业局和县林改办的同志傻了眼。明明是为群众办好事情,工作却无法推进。他们把需要确权到户的集体林中的商品林和不能分下去需保护的生态林确定一个比例,然而群众却不买帐,理由五花八门:经济好一些的地方群众说,那些林子是该作为生态林保护的,为啥要作为商品林分下去?经济条件差的地方群众却要求把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的林子都作为商品林分到户。
经过多次开会、调查摸底和思想交流,县林改办的同志明白了一个硬生生的道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是农民群众,“操盘手”也应是农民群众,应充分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一场困绕双方的改革方程式迎刃而解。于是,对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分类区划方案,县上只确定基本原则和要求,出台指导意见,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经群众充分讨论确定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地块,形成方案后乡镇和县委审核、公示,无争论后拿下区划界定,群众填表签字后再次拿上来这样一来,群众来劲了。
群策群智解难题
7月7日,范忠碧拿到了她家的林权证,广安市的第一份林权证。柑子镇歧山村6社的范忠碧大娘对朱家岩那片1.85亩的林可说是煞费苦心。2007年8月底确权分下来后,她与老伴在那片杉树林的边上补种了几十株巨桉。年初雪灾把那批小树苗冻死了,她又补种上了3000多株松树。“上级要求林改要均股、均山、均利。可土有厚薄,树木有粗细、秫米和高矮,分山林不像分田土,太复杂太难了。以前市上曾因两笼竹子闹出过人命。”林改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8月10上午,一场讨论确定集体山林非陪方案的社员大会在柑子镇歧山村6社举行。30 多位社员家庭代表不仅挤满了院子,外出打工不能返家的也委托了代表。这天主角是这些群众,虽然县里镇里都来了人,镇林业站站长只负责记录,县林业局的人只忙做技术方案。社员吴秀清想按人口分。“不行,如违背了计生政策,那就不能分。我建议按户籍分。”另一社员吴才洲说。2/3的家庭代表赞成吴才洲的意见。
分配方案也众说纷纭。最后社员张良统建议,根据林子的好孬分成若干砣砣来定,好的分少点,孬的分多点。先后次序,则由抓阄来定。建议得到里2/3以上群众同意。分配方案有了答案,非等份的背后体现了公平公正,这就是群众智慧.“只要在政策范围内,2/3家庭代表到场,2/3代表同意并签字画押,就按他们的意见办。”在无数利益矛盾冲突中,让农民自己决策,难题迎刃而解。实事求是、群众做主、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到2008年6月底,这项涉及全县16.3农户的浩大工程,没一人因不满意而上访。
砍树人变护树人
“要想成为万员户,赶快上山去砍树。”“干部打火,群众观火,领导恼火。”这是来自柑子镇的民间顺口溜。时任柑子镇党委书记张卿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胆大的白天砍,胆小的晚上盗。其他村民觉得吃了亏,也纷纷参与乱砍滥伐,连大年初一晚上都有人摸黑上山去砍树。很快,盗贼由个别人发展到专业队,各路口设放风人员。这可苦了村镇干部,防不胜防。4月18日,柑子镇云盘村彭弟国一边看着自家白夹竹林地边忙着把10余株巨桉树苗运到地里??自从村里对林地进行戡界登记,白纸黑字证明这片属于他所有后,老彭视此为一份实实在在的家产。“以前林地产权不明的时候偷,现在自家的种偶来不及呢。现在每亩地能收入1500多元。”老彭每天都到自家林地转悠,整个人感觉乐呵呵的,特别有干劲。村镇干部说,过去火烧山,喊破喇叭,吹烂哨子无人理。现在哪里有动静,一小时不到就能来上百号人,山林连成片,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农民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县新造林12万亩,全面推进农业生态县建设。
实践证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群众得实惠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和智慧,把分不分山,怎么分山,分多少山,何时分山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决定权,统统交给农民,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享受改革成果。这种思路,是改革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