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科技护航 花卉进军国际市场
“出口日本的盆栽花卉被检出蜗牛,怎么办?”
“在出口前一周,把油茶饼的浸出液喷施到花卉上,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符合出口检疫无活虫的要求,而且对环境无害。”
这是龙海日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跃进,6月16日与省农科院闽南分院农药专家王长方,在公司温室大棚内的一段对话。
自5月20日省农科院闽南日出科技创新中心在龙海市九湖镇百花村成立以来,这样的院企科技合作愈加紧密。如今,省农科院闽南分院及首批13位科技特派员已经进驻日出公司,研究破解占福建花卉出口70%份额的漳州花卉的技术瓶颈。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科技界、农业界进一步联手“破题”,科技创新,将为海西花卉进军国际市场强力护航。
花卉出口遭遇“拦路虎”
花卉出口价格与品质息息相关,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朱跃进举例说,出口欧洲,海运20多天,货柜的通风、温湿度控制不准,花卉保鲜做不好,运到的花枯萎了,品质大打折扣,到岸检验检疫不合格,要么被退货,要么销毁。2006年以来,我省出口花卉因检验检疫不合格遭到大批量退货,越来越高的绿色壁垒是花卉企业面临的一大“拦路虎”。
据介绍,花卉产业是我省农村的一个重要增收点,仅漳州百花村的花卉年产值就达5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元,如果不能突破花卉出口的技术瓶颈,花农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制约。
漳州市科技局局长徐建成介绍,出口花卉品种相当一部分从国外引进,出口需交纳一笔“品种使用费”,民营花卉企业掌握出口花卉病虫害熏蒸除害技术的专业人员十分有限,更缺乏引种、驯化、消化、创新的专家。尽快实现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品种和优质产品,是漳州众多外向型花卉企业的企盼。
一线创新破解科技瓶颈
“破解花卉出口的科技瓶颈,就是把企业的技术难题作为研究课题,组织不同学科专家,到一线集成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省农科院闽南分院陈福如副院长如是说。
最终,省农科院向日出公司抛出“绣球”。今年2月以来,闽南分院先后抽调选派植物保护、
农药、花卉育种等领域的13位科技特派员团队,带薪、带自主研发的良种和技术,进驻“日出”,调研花卉生产与出口存在的问题,商定科企合作项目,决定在日出公司建立闽南分院花卉良种展示园,先期展示鸢尾兰、小苍兰等良种,辐射带动周边花农。
据悉,省农科院将根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要,重点开展进出口花卉病虫害防治及采后熏蒸处理技术、出口盆花冷链贮运休眠保鲜技术等9项工作。
与日出公司联手拓展大陆花卉市场的台资漳州杰腾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卢哲民说,省农科院闽南日出科技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为在漳州投资的台资花卉企业增添新动力,带来新机遇,有利于两岸联手拓展国际花卉市场。
探索科技促产业升级新机制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林秀贞说,今年2月起,农科院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选派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专家深入服务农业企业,就是要把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当作科研单位的分内事,也希望企业能把派驻的专家当作自己的科技人员,共同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高度结合的新机制。
漳州市领导介绍,花卉是漳州的传统产业,种植面积达8.6万亩,2008年出口2062万美元,占全国花卉出口的13%。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今年一季度全市花卉出口531.4万美元,同比下降21%。除了欧美、日本花卉订单锐减因素外,科技含量低,成为制约漳州花卉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省农科院闽南分院入驻日出公司,到企业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是为基层、为企业、为农民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省农科院是我省较早开展科技服务企业的省属科研机构,尤其是针对花卉出口的实际需求,组织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进驻企业,帮助解决科技难题,是科技服务企业的有益尝试。科技厅将统筹全省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科技在海西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