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多措并举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
筑起绿色屏障保护黑土地
黑龙江省多措并举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这样形容黑龙江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通过采取植树造林、“三化”草原治理、辟建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3.6%,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9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达到190个。
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庇护所
在黑龙江省拜泉县国富北山林场内,梅花鹿、野猪在茂密的树林间跑来跑去,花尾榛鸡、太平鸟在空地上自由飞翔。
这个林场始建初期,只有一些天然散生的柞树、桦树和榆树,野生动物极其稀少。上个世纪90年代起,国富北山林场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造林面积逐年扩大,动物有了繁衍生息的家园,数量不断增多。其中,梅花鹿的数量由最初的几只增加到200只左右。为了进一步保护这里的动植物资源,前不久,国富北山林场被黑龙江省环保部门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辟建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抓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增加,目前,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的总数已经达到190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67个),面积618万公顷,已占到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13.6%。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类型比较多样、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众多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黑龙江省环保厅开始在全省自然保护区推行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推动自然保护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此,黑龙江省环保厅将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的评审、评估工作,着力解决“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问题,对保护价值明显下降和管理水平低下的保护区,进行警告、降级至撤销。
植树种草??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黑龙江省的大森林是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既是黑龙江、嫩江、牡丹江、绥芬河等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又是东北平原大粮仓的天然生态屏障。今年4月初,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相继出台,黑龙江省计划用“三年造林千万亩”构筑生态屏障,为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夯实基础。
黑龙江省龙江县有382座石质荒山,不仅种树不长,而且几乎寸草不生。为了充分调动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龙江县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优惠政策,理顺责、权、利关系,充分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
优惠政策使那些连草都不长的石头山成了农民眼里的金山银山。现在,龙江县382座石质荒山已经绿化了268座,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逐渐林丰草茂。据统计,截至目前黑龙江省今年春季造林已超过300万亩,到2010年,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将提高3%~4%。
“在一些羊绒生产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我们看到的却是美丽的草原在成片消失。”东北林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忧心忡忡地说。
据统计,1984年时黑龙江省草原面积为1.13亿亩,2005年锐减到6500万亩,其中可利用部分4500万亩,成片草原变为不毛之地。
为改变这种状况,从2006年1月起,黑龙江省施行新的草原管理条例,松嫩草原全面禁止放牧。其间,全省不断强化草原执法监督,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项目建设,采取人工种草、浅翻轻耙、松土补播、围栏封育、治沙治碱等有效措施,加快了“三化”草原治理步伐。
去年,黑龙江省共治理“三化”草原230万亩,人工种草90余万亩,草原禁牧面积2750万亩,完成鼠虫害防治面积391.5万亩。使黑龙江省草原生态得到了大幅度恢复,草原的牧草平均高度提高了10厘米左右,亩产牧草量也提高了30公斤~50公斤。现在再走哈大路穿过中西部的草原地带,再不会见到3年前那样满眼黄沙、盐碱土裸露、牧草稀疏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四处葱绿、风过浪卷的景象。
典型引路??把生态省建设引向深入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有“中国绿色食品水稻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庆安县乡村,仿佛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作为全国著名的绿色食品之乡,庆安县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实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战略以来,强壮了县域经济,富庶了一方百姓,去年,这个县仅绿色食品就实现产值1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绥棱县则从生态绿化建设入手,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风暴”,打造生态园林城。经过7年的治理,绥棱县居民小区全部实现绿篱化。
几年来,黑龙江结合省域实际,创建了庆安县、绥棱县等不同类型的典型模式。如在生态市建设方面,树立了以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为典型的生态市创建模式;在生态县建设方面,树立了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典型的拜泉模式,以生态城镇建设为典型的嘉荫模式和以农业循环经济为典型的望奎模式;在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创建了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模式。通过典型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正在把黑龙江生态省建设全方位引向深入。
编辑: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