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贤:强化环境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09-08-17 16:58:37    作者:周生贤     来源: 《新财经》     浏览次数:

  文/周生贤

  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国、全社会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重要决策。生态文明绝不是一般意义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也不简单是一个污染防治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道路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消费方式问题。

  在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搞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是加快“三个转变”。 “三个转变”的主要内容:第一,是由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第二,由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同步转变;第三,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转变为既靠行政手段,又依靠政策、政治、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来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三个转变”的提出,结束了长期以来经济和环保关系的争论,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对经济和环保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就叫资源节约,后者就叫环境友好,加起来就叫又好又快,GDP能搞多少就搞多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宽容污染。不搞环境保护带来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进行的洗礼,哪个国家能够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就能在危机后更加稳健地发展,反之则可能陷入社会的危机,甚至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前不久,网上说环保部一次批了90多个“两高一资”项目,说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改变了原来的环境保护政策,海外媒体也参与了炒作,我认为这不符合事实。实际情况是,2008年我们卡住了156个高耗能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4300多亿元,这才是事实。所以,这种不符合事实的炒作,不是无知便是偏见,说得严重则是别有用心。

  在金融危机中,全世界都很关注中国的环保问题,也有些议论,好像我们把钱都投到金融债上和基础设施上了。实际情况是,国家4万亿一揽子计划中,有3800亿用于环境和生态问题。胡总书记讲,在金融危机当中,千万千万不要搞“两高一资”项目,千万千万不要搞简单的重复建设。保护环境是最大的民生。要在金融危机当中培养新的产业,这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上有两个不争的事实:第一,认为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的复杂体;第二,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在国际上也没有争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我们还要注意加强环保部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的基础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团结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和统一战线,环保才有希望。

  (周生贤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

  (本刊记者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辑:jojo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