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选址刍议

2009-12-17 18:50:35    作者:常玮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浏览次数:

  1 引言

  《北京宪章》提出,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 历史 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把怎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他们?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一般认为,城市的出现以社会生产力除能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余产品为其基本条件。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 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而恰当的选址是城市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要兼顾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它们与城市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选址包括相对位置(大位置)和城址(小位置)两个方面,相对位置是城市在全国范围所处的地域,它是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途,但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并不一定有直接影响。城址是城市所在的地点,主要受周围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作为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它不仅影响城市发展,而且影响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

  2 我国城市选址思想的历史借鉴

  我国是城市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城市历史和丰富的城市选址与规划思想。早在新石器时代 ,人们就已经积累了一些选择环境的知识,居住地点基本上都选择在河流沿岸的台地或阶地上;或河流曲流的地形部位;或依山傍水,背风向阳之地;或大河下游平原的土墩上;或沿海岸边的高阜冈丘上。此时人们对环境的选择大多数是有意识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环境选择思想。例如,在中国陕西省临潼县城北的新石器时代聚落姜寨遗址,我们的先人就在村寨选址、土地利用、建筑布局和朝向安排、公共空间的开辟以及防御设施的营建等方面运用原始的技术条件,巧妙经营,建成了适合于当时社会结构的居住环境。另外,周代曾多次迁都和营建新邑,每次都要相地,勘察地理环境是否合适。此后历代都有都城(或城市、乡村聚落与家庭)选址的 理论 。

  而我国“择中”、“相土”、“形胜”等城市选址思想则形成于先秦时期。所谓“择中”,即“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是先秦时期都城选址的一条重要思想。“择中”的观念发端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史记集解》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帝王所都之地就是“中”,所建城邑就叫“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中商??大邑商居土中”之说,“土中”即大地的中心。到春秋战国时期,“择中”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管子?度地》曰:“天子中而处。”《吕氏春秋?审分览》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相土”之城市选址思想的形成,则是由于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城市中又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包括奢侈的统治阶级和数量庞大的军队,必定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因此,城市人口所需宜尽量就地解决,土地是否肥沃、宽广便成为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形胜”,《辞源》则解释为“地势优越便利,风景优美”。《荀子?疆国》云:“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先秦时期“城乡统一、规模适度、合理布局”的城市建设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城市理论如出一辙、相辅相成。

  以史为鉴,平原广阔、水陆 交通 便利、地形有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盈以及良好的山川河湖等自然条件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首先注重的因素,反映了古人尊重、崇尚自然的观念和善于利用自然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处理城乡关系、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思想与经验更突出地体现了当时城市规划 科学 的成就。

  3 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选址思考

  生态学本是研究生物特性、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而生物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于是,生态与环境日益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生态理念及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亦已成为世界各地规划研究的热点。

  对自然的再认识使人们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审视和批判后,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我国政府也已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各个城市也纷纷开始将“绿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因此,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创造更多的新生态空间,通过足够的生态空间和绿色廊道建构都市生态架,在不超越适宜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环境开发容量内,协调城市建设、 旅游 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共融、共生、共长。以“绿色空间”构筑新城市空间 网络 ,“绿色空间”不是传统城市中的绿地系统,而是将人与自然空间环境、社会空间环境有机融合,即将亲地空间、亲绿空间、亲水空间融为一体,构成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网络

  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在我国城市化快速 发展 的进程中,我们应营造绿色 交通 出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生态安全城市,并且 科学 借鉴现有的经验和教训,共同应对 中国 城市面临的各类防灾减灾等城市安全 问题 。同时,对生态原则在规划中的运用这一问题也应引起重视。而城市的防灾减灾,防灾最重要的手段是避灾,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正确选址,合理布局,尽量选择危害性小的地方,远离灾害源才能真正的防灾。在城市建设用地选择时做好用地评价工作,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气象、危险源场所、防洪、抗震、防风等安全因素,使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 用地等主要功能区尽量避开灾害源和生态敏感地带,选择灾后泥石流、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系数比较小的地方,实现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化。此外,应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类型,根据当地地震破坏的频谱特点以及可选择性,选择合适的建筑类型。

  4 结语

  城市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具有集聚效应,配套完整,品质一致,它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文明的最高表现、最终的目标,永远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有很好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在“汶川大地震”灾后的重建过程中,政府应以开放的胸怀、创新的理念、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更加尊重生态 自然 环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当地传统文化,不仅为灾后幸存者建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态城,而且要着眼于子孙后代的长远生活。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如何从环境与自然中获得知识与信息并将之运用到规划当中,从而在规划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亦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系统地看待整个区域,用生态的眼光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造我们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

  [1] 同济大学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 李难主编.生物进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 王其亨主编.风水 理论 研究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 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1.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灾后重建生态城纲要.2008.

  [6] 曹润敏,曹峰.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中的生态安全意识.规划师,2004.

  [7] 孙娟.中国新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重组.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4.

  [8] 杨文衡.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

  [9] 王军.先秦城市选址与规划思想研究

编辑:royal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