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畅谈皇家园林与城市规划和文化传统
主题沙龙之二:皇家园林与北京文化传统的传承
随后开始的“皇家园林与北京文化传统的传承”沙龙主题探讨,由北京旅游学院教授杨乃济首先展开,他阐述了在体验经济时代对于园林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提出第一人称导游、视觉偶像合影等思路、真人秀等想法,对园林文化市场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皇家园林与北京文化传统的传承”沙龙现场
北京旅游学院教授杨乃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主编辛章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主编辛章平在谈到皇家园林与文化关系时讲到,作为历史证据流传下来的老物件并不多,而主要留下的历史印记就是古代园林,几千年来薪火相传,没有中断。园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文化大气,是皇家文化而非天桥文化。
原天坛公园副园长、园林专家杨振铎
原天坛公园副园长、园林专家杨振铎表示人们现在对园林存在一些误解,园林有别于林业,园林是文化,有其历史厚度。园林以山水为骨架、以植物为衬托、以路径为纽带、以桥涵为连通、以屋宇为点缀,点睛在诗词、楹联,讲究诗情画意。真正的园林远看有势、近看有质,园林对于掇山、植树、置桥、理水、叠瓦、楹联等都得讲究意境,而近年来建造的园林让人很担忧。
结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杨振铎就如何保护优秀的园林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保护范围完整性、环境完整性、建筑周边环境不能有异形以及楹联诗词的完整性等,他认为目前市政建设及城市发展方面存在只考虑单体的现象,要考虑保护优秀文化的问题,要回归自然、和谐。
北京《社会科学》杂志齐大之
北京《社会科学》杂志齐大之认为皇家园林文化是人民的智慧,一定要保护好。园林文化涵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运势文化,要在新形势下传承、发扬,与百姓生活相融合,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得到。
北京社科联副主任李建平
北京社科联副主任李建平认为皇家园林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文化博大精深,有山、有水、有建筑、有植物,而皇家园林更是其集之大成者。但是目前保护得不够,他建议统一规划管理利用,并注意与周边环境协调的关系。他认为城市建设和皇家园林的保护是和谐的、不矛盾的,当北京走向世界级城市的之时,皇家园林势必成为一种吸引力。
北京公园绿地协会秘书长景长顺
北京公园绿地协会秘书长景长顺认为首先要把握皇家园林的文化定位,皇家园林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物证。皇家园林作为国之宝贝,需要有一批懂得其价值的人才能保护。皇家园林由三种颜色黄、绿、蓝组成,代表黄家、园林绿色和天人合一的含义。提出保护和发展园林文化要抵制低俗、媚俗等风气。
景长顺还对免费公园的管理提出了中肯的原则建议,如免费开放公园要有经济基础、有政策支持;开放需要差别对待,如历史名园可提价;园林绿化蛋糕做大,发展城市公园吸引市民;免费公园服务、管理水平不变,围墙不拆,而皇家园林加强管理等。总之加强皇家园林的研究、发展和规划。
北京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大伟
北京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大伟总结说园林文化是一种国家文化,反映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北京皇家园林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也经历从古代又到现代的文明冲击和转换过程。目前,北京向世界城市发展,古老的皇家园林进行现代的转变可以参考国外的先例,比如伦敦、巴黎等。他们同样经历了工业化生产时代,也保留了历史遗迹皇家园林,古老的城市焕发新的生机。他们一方面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绿道,提供大量配套设施市民享受绿色、生态宜居环境;另外一方面保护发展反映文化的皇家园林,形成游客和市民各得所需的体系,共享历史文化和休闲生活。在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最后,专家学者们认为,城市和园林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园林作为城市的文化粮食,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将带来极大的精神动力。
论坛举办地:美丽的香山公园静心斋
相关链接:
编辑:jojo
相关阅读
辽宁沈阳:世界最大泵道公园开园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总投资约1亿元,总占地面积4.58万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场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设置平地练习区、入门波浪道、小型初级道、大型初级道、标准泵道、腾跃道、自由式场地、碗池共9个赛道【详细】
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18条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18条市政道路眼下正开展设计建设。近日,由北京城市规划院、园林古建院、市水利设计院、弘都院、林业大学等专业团队组建的规划技术工作营,已经完成了【详细】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施行
《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实施的有关情况,提出将扎实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详细】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女生留学归来后当厨师
有人问小迪,985毕业做厨师不会感觉亏了吗?小迪说“标签也许可以带给人暂时的光环,但它不该定义你。”小迪说她喜欢做料理,因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会觉得很幸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