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绿思迁 随绿而安--河北迁安的低碳之路
河北省迁安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藏、钢铁、制造是迁安的支柱产业。这种格局既成就了迁安的快速发展,也为迁安带来不少问题,在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县24位及连续7年位居河北首强的同时,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近年来,迁安人从治理环境入手,在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重要成绩,不仅改善了城乡环境,也逐渐使城乡发展步入低碳轨道。最近,迁安又提出建设“绿色钢城”的口号,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转型,使迁安的低碳之路进入一个新的更加深入的阶段。
节能减排:建低碳之城
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步入低碳发展的重要一步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为此,迁安市从2007年起投资7800多万元,在全国率先用“三统一”模式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级总量控制办公室,制定高标准的县级节能专项规划,使节能减排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为有效实现减排降耗目标,迁安市依法取缔关闭非煤矿山179家、危化企业15家;累计淘汰落后炼铁能力480万吨、炼钢能力8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6.6万吨、强制拆除小竖炉171座,累计年可节能260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5874吨。
同时,完成节能重点项目20多个,完成减排重点工程,如钢铁铸造企业烧结烟气脱硫、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36个。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迁安市注意到,企业治理和调整仅是实现目标的一部分,节能减排需要全方位努力,这其中就包括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2008年开始,河北省迁安市展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对总建筑面积8182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成功进行了改造,其和平小区1号、2号楼的改造获得各方的一致好评,成为节能改造的示范。按照计划,迁安自2009年起用5年时间投入2.1亿元对全市94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目前,迁安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已全面展开。
迁安市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改善和美化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据测算,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仅改善室内的舒适度,而且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年可节约采暖能耗17.2公斤标煤以上。
至目前,该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已完成21.12万平方米,受益居民1830余户。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更直接变成一项利民的工程。
生态建设:建宜居城乡
2008年5月15日,在迁安市政府网站的公告栏中贴出了一条只有一句话的公告:“热烈祝贺我市被批准为国家园林城市!”这没有多余言辞的公告,洋溢着迁安人无尽的喜悦。
“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仅仅是迁安市获得的众多荣誉称号中的一个。此外他们还获得了如下荣誉称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 市 、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河北省环保模范城市。这些称号共同明确了一点:迁安市的生态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事实正是如此。迁安有林面积已经达到6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8.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绿化工作已经走在唐山乃至全省的前列。
在迁安市的生态建设中,“百矿披绿工程”和“三里河生态走廊”建设极具代表性。
为实现科学开发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2008年以来迁安市全面启动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大力实施百矿披绿工程。在百矿披绿工程实施中,根据专家意见,该市重点抓了两个类型的典型。一是首钢二马铁矿、马兰庄镇盈利铁矿、蔡园镇黑龙山铁矿、大五里乡大石河铁矿的排土场绿化典型,按照台阶式整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的模式,栽植油松、侧柏、刺槐、火炬树、紫穗槐等树种。二是马矿、棒磨山铁矿、磨盘山铁矿、庄户沟铁矿的尾矿库绿化典型,按照台阶式整地、砌透孔砖护坡、坡面栽植紫穗槐、坡顶植松柏,坡脚周边栽杨树的治理模式进行绿化。为保证实施,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筹集资金近2亿元,目前已完成534个矿山企业的治理任务,累计栽植苗木1.7亿株,到明年年底将完成全部矿山企业的恢复治理任务。
三里河生态走廊是迁安市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也是迁安市城市面貌的亮丽风景。“两河相映、四面环水”的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在荷花广场、儿童戏水区、艺术小庭院、亲水平台、林下广场等多个特色景区的间隙,共栽植常绿乔木1.82万株,栽植落叶乔木4.51万株,栽植灌木39万株,栽植地被35.72万平方米,使绵延13.4公里的河道绿树成荫,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乐园。这个工程,获得了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迁安,像三里河生态走廊这样的景致,并不只一处,如黄台湖景区。而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又何止“百矿披绿”一个,如“通道绿化工程”。在今年的雨季造林绿化工作中,把京沈高速公路、长城旅游路等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山作为造林绿化工作重点,计划实施荒山造林绿化2.16万亩。现在,全市已全部完成荒山造林整地任务。
迁安市的生态建设,彻底颠覆了传统矿区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它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宜居城市。
转型发展:建绿色钢城
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模式的转型。早在2007年8月,迁安市委四届三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构筑多业并举的市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目标。此后,迁安市委和市政府在探索中更加明确地提出:“宁可少要一点GDP”,也要建设“绿色钢城”。
围绕这个目标,从2007年开始,迁安依法取缔关闭非煤矿山179家、拆除200立方米高炉25座,提前一年半淘汰落后产能,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该市还按照省政府批准的《铁矿矿产资源整合规划方案》,对39个设置不合理的采矿权进行整合,将其设置为14个采矿权人,促进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科技创新企业、新能源受到高度关注。全市企业研发中心达到19家,成立了首钢迁钢公司博士生迁安工作站;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在迁安建有产学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在迁安设立研究生教育基地;在省级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内配套建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2009年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7%,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86%,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2010年1月,河北力通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它以同时满足动力电能输出和水能、风力发电、太阳光伏发电等电能储存功能,填补了省内空白,并被列入了“十五”期间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迁安市不仅在工业上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迁安的农业、农村建设也逐步向低碳方向发展,绿色观光旅游农业等正在兴起。
在全市的努力下,今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4.2%和7.5%,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5天。
低碳发展已见成效。但对于迁安市的领导者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转型发展还需要深化。今年他们进一步提出:牢固树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确立绿色增长方式;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色迁安”建设。该市决定三年内将钢铁、焦化等所有资源实行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争取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源累计下降15%以上。“在田园中建城市,在公园中建社区,在花园中建企业,打造生态型、田园化钢城景观”,迁安人的这个动人愿景一定能实现。
本报记者 薛秀春
编辑: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