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白江捧回 “2009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由联合国人居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年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10月4日在沪举行。其间,“青白江区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工程项目”荣获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2009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殊荣;这是本次庆典活动上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青白江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何以可以取得此项殊荣?殊荣取得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嬗变?
转变 用绿色生态围合产业发展
青白江自建区以来一直是成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带动了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文明后遗症??工业环境污染。近年来,青白江区关、停、并、转“五小”企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创建”??2005年以来,青白江区委就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多次进行专项研究,提出创建“和谐青白江、生态青白江、人居青白江”的发展战略,把“生态立区”纳入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
多项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截止2008年底,该区城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00 公顷,主城区绿化覆盖率由五年前的30.8%提高到45.0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从2005年的6.16平方米增加到18.21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废水处理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0.04%。城市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7.1%,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优于国家标准。2008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7天,优良率95.1%。公众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率达93.1%。
巨变 “灰色工业城”变身“生态工业区”
青白江区以“环城绿带、道路绿网、水系网络、公园绿心”为城市绿地系统总体构架,先后投资7.8亿元,实施了30万株乔木进城工程;启动了城区道路植绿、广场、节点绿地改造、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形成 “环、轴、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色生态格局。
自2005年起,青白江以增加绿化总量为突破口,利用河滩地建起了1200亩的生态绿化走廊,使之在老工业区与主城区之间形成一道长3.8公里、宽200米的绿色屏障;在城郊结合部和老工业区周边种植巨桉60万株,使之形成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的环城速生林带;在北部新区,沿同华大道建成10公里城市带状生态公园;2008年,投资2.5亿元建设的占地800亩的凤凰生态湿地公园已初具规模,在城区形成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功能的“绿肾”。与此同时,该区先后新建、改建了青白江大道、同华大道、华金大道等6条主干道,中央分车绿化带、“机、非”分隔绿化带及人行道两侧植绿宽度达30至50米。
嬗变 “绿色+产业”引来更大发展
国庆大假期间,位于青白江区环城路北段的凤凰湖公园成为一大新兴旅游地,近20万游客在此休闲旅游。“公园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和完善公园绿地,是青白江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青白江区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青白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到青白江区。工业集中发展新区(北区)已建成8平方公里,在建工业集中发展南区12平方公里。迄今为止,生态型工业集中发展新区内已入驻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规模达210亿元,这些项目将成为青白江打造“千亿生态产业城”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由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共同构筑的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海铁联运、通达全球的内陆港也在这里诞生。
编辑: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