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文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与对策

2012-01-30 09:26:58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环保工作有了很大发展,认识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本文主要以安徽为例,仅就我国人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一探讨,发表一点管窥之见。求教于同行和社会各界。

  一、存在的问题

  人文生态环境简称人文环境或文态环境或文化环境,亦即人文景观,是历史形成的,是劳动创造的,是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代代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古建筑破坏严重。如合肥市是著名的“三国故里,包拯家乡”也是李鸿章、段琪瑞、杨振宁的故乡,李合肥、段合肥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名扬天下。所以,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有个合肥是不对的。只能说明他对历史的无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着“铁打庐州城”美名的合肥古城却在1958年“大跃进”时毁了。如今连幸存的古建筑也极少,历史文脉已不复存在,以致连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评不上,不得不把“五里飞虹”(即“五里墩立交桥”)、“花园街”、“长江灯饰”滥芋充数列入“合肥十景”,令人啼笑皆非。又如驰名中外的“徽州民居”,过去是遍地皆是,难以计数。如今,在黄山市范围内已不足5000幢,绝大多数村镇都拆得所剩无几,连著名的呈坎古村也都如此。这个以“明代建筑博物馆”著称的千年古村,地级黄山市成立时还有清代建筑300多幢,明代建筑36幢(其实不止),其中被誉为“古代高楼大厦”的三层楼就有10余幢。当年江西发现1幢三层楼,还以为是我国唯一的,曾轰动全国。呈坎有10余幢三层楼,却无人知晓。如今,呈坎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加在一起也不足100幢。再这样下去,这个“明代建筑博物馆”就要不复存在。被我国著名古建名城保护专家郑孝燮(1916-)尽情讴歌的“田园古村呈坎”就要不复存,代之而起的便是“田园新村呈坎”。

  2.文物古迹毁坏流失严重。过去的安徽尤其是徽州,历代名所有人字画、陶器、瓷器、金器、银器、玉器、文契、古书、族谱等等不计其数,有的大户人家竟比北京故宫还多,由于兵灾,特别是10年“文革”浩劫,如今已所剩无几,并且依然在继续遭受人为破坏和流失。盗墓、偷盗公家和私人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许多古建筑的砖雕、木雕也被洗劫一空。

  3.破坏性建设随处可见。如歙县西干山风景区,“文革”时建了个树脂厂,工厂烟囱要与宋代“长庆寺塔”比高低。又如屯溪三江汇合处的牛壑低,宛如上海外滩公园一样,为城市空间视廊交汇处,清华大学将其规划为“公共绿地”,这无疑画龙之晴之笔和最佳选择。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里竟建起了高达19层的“花溪宾馆”,从三个方向将所有视线挡死。专家教授无不批评“这是插在屯溪心脏部位的一把尖刀”。又如铜陵市,不顾城市规划部门的强烈反对,把大型水泥厂建在长江大桥头。不仅大刹风景,而且还使工厂周围黄金土地无法合理开发利用。合肥、芜湖、池州、凤阳也都有此类破坏性建设之典型实例。

  4.仿古建筑泛滥。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不惜花重金搞仿古一条街。如歙县古城在“国保单位”“许国石坊”附近的胜利广场兴建了类似合肥城隍庙那样的“徽园”,把古城唯一幸存的空地塞满。而且体量太大,风格也不同于古城现存古建筑,因而破坏了古城整体风貌。又如微州区在芜屯公路一侧兴建了“徽州文化园”,国内复制有“雄村文昌阁”和10余座著名石坊,让假古董与近在咫尺的真古董唱对台戏;还有游人在参观“棠樾碑坊群”必经之地兴建了仿古商业街,呈坎村在文献祠南大田里搞大开发,目的也是如此。群众无不讽刺地说:“古城快变新城、古村快变新村了”。

  5,向河湖要建设用地。如当年合肥市把“交通大厦”建在泄洪道上,致使城东区连年雨季被淹损失惨重。桐城、潜山、枞阳等县也都有类似吊脚楼那样的商场、宾馆、饭店等赌筑,直接建在河湖水面上的实例。为了向河湖要建设用地,合肥市不惜让“环城公园”的“银河”、“黑池坝”等宽阔水域,大面积缩小变窄,还把应该疏浚绿化的“二里河”变成“香港街”。尤其是贵池市擅自修改规划,把应该退田还湖的“齐山湖”水域,大面积改为建设用地,欲将“市中心区”与“齐山”连成一片。而且先斩后奏,已有2km2土地变成现实。此举不仅是对“齐山湖”风景资源的破坏,而且也严重削弱了“齐山湖”调蓄长江和城市洪水的能力,使低洼地建成区生态环境脆弱化和防洪形势变得严峻起来,非加大投入不可。还有“九华山”,原来“九华街”有数个荷花池连成一片,身临其境,一派“莲花佛国”景象,如入仙境,令人浮想连翩。如今,一个个荷花池变成了一个个停车场。身临其境,已是一派“城市化”景象,真是大刹风景,令人不堪回首。

  6.蚕食公共绿地严重。如芜湖赭山公园原有800多亩土地,“文革”时被周围工厂学校等单位蚕食得只剩500多亩,“改革开放”后,省市领导又要划其“西园18亩”供学校作操场,城建园林职工据理力争,斗字了8年,才得以保住。又如“合肥环城公园”,不仅有“中日美术馆”、“亚明美术馆”等与包公和风景旅游无关的建筑建在其中,而且还把规划予留了30多年的“杏花景区”一大半土地变成了城市建成区,直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又如宁国市,把位于市中心的“小南山”变成了仓库和住宅区,使大好的公共绿地化为乌有。当年规划评议会上,我曾大声疾呼“还我小南山”可是呼吁没有用,大家没有接受。如今,却是后悔莫及。蚕食公园绿地不仅安徽普遍存在,其它省市也都一样。

编辑:zhaox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管理需提质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国家沙漠(石漠)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对36个沙漠(石漠)公园规划进行评审。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参加评审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张守攻参加评审。【详细】

广东惠州生态方案出炉 建绿色现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台,该方案提出,从构建绿色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建立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构建安全的生态格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风尚等7项主要任务着手【详细】

天津加大力度推进湿地保护

出台规划、搬迁移民、流转土地、拆除建筑……为保护“华北绿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7.4%的湿地保护举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