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西:中国发展中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全球责任
11月1-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举办的"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在海口举行。论坛主题为"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今天我想就《中国经济发展中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全球责任》这个题目谈谈我的观点,主要是来自我们人类发展指数中的一些思考。
我们编制人类发展报告的时候提了几个原则:
一是有效但有限的运用。因为报告涉及面非常多,我们没有足够力量开展很多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只做了力所能及的部分,这是本报告的局限性。
二是绿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只要发展不要绿色,是全球都无法接受的。
三是以人类发展的包容与公平为原则。这是联合国最近强调的原则,我们在册子中也想把这个指标运用好。关于贫困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联合国最为关注的。中国3亿人口脱贫,使得联合国第一个千年目标得到了很大的实现,这方面中国做出了贡献,但是中国目前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还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四是共同责任与同等测度原则。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发达国家应对气候的时候具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国家的意见是,工业国家已经发展了一二百年,所以,我们现在排放二氧化碳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五是报告并不涉及到不同国家发展规则和措施的直接评价,而是根据共同指标来进行相对性排名,因此它执行的是同等测度的原则。我们希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绿色发展阶段应互相学习和借鉴,多一点支持少一点的指责,以促进全球的绿色发展事业。当然我们仍要强调,在实际执行中,则要依经济发展阶段与国情不同要有所区别,即强调实践中的"有区别"。如果测度的原则不同等,我们不敢做比较。但是实践中做的时候,我们还是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权。
我们用了很简单的指标,12个指标,选取方式源于UNPD的3个指标。我们这个报告学习他们,因为这个简明的思路非常好,我们在个基础上扩大到12个指标。我们希望应从人类中心走到地球中心,我们认为人类和地球到了双重可持续的时候,地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有客观要求,即可持续,以为到一定阶段地球资源就不可再生了,所以要强调可持续。因此,我们提出的指标可以概括为"吃饱喝净、教育卫生、资源长享、天蓝气爽、地绿河清、生物共存"。就这些最简单的指标来看,如果全世界可以做到,我们就可以起到作用了。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执行署长施泰乐先生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的指标,共12个,分两个类型,人类社会发展方面有六个,资源方面有六个。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包括极端贫困、收入、健康、水、教育卫生,具体为低于最低食物能量摄取标准的人口比例,收入不平等调整后收入指数,健康不平等调整后预期寿命指数,教育不平等调整后教育指数,获得改善卫生设施的人口占一国总人口的比重,水获得改善饮用水源的人口占一国总人口的比重。这里我强调一下,森林覆盖率是很好的指标,但如果到了百分之百我们就回到原始的状态了。因此,我们加了一个附加值是指标零覆盖率。我们搜集到从1990年到2012年的指标数据,但是这些指标是非常有限的,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也找得不全。
在计算方法方面,我们选的是权重的办法,是绝对值的办法。经过测算我们得到指标数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最高的是Sweden。
我们做了国内100个城市的测算,分三级指标共60个,这是由北京市的排名引起的。起初在省一级的测算排名中,北京排第一,其原因在于PM2.5北京按省来算这个指标不存在。但如果按市的测算,北京就排到第7位了,第一是海口。可见,海口是大家值得选择生活的地方。我们还对来自38个城市的"海归"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北京"海归"人数排在倒数第二。
编辑: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