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向好 局部受污染等因素威胁

2014-12-03 09:05: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2日召开甘肃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新闻发布会披露,总体上看,甘肃湿地生态状况呈现总体向好趋势,主要表现在:通过不断保护和恢复使湿地面积有所增加,受保护湿地面积不断增长,生态质量改善,环境容量增大,湿地生态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根据甘肃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甘肃湿地总面积169.39万公顷,湿地斑块总数为4015个,包含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大类中的16个湿地型。全省湿地率为3.98%,受到有效保护的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51.56%。

  与此同时,此次调查还摸清了甘肃湿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据统计,目前甘肃湿地分布的动物有6门24纲488种,其中:鱼类110种,两栖类31种,爬行类2种,鸟类109种,哺乳类16种。

  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甘肃于2014年全面完成了历时四年的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该省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数量以及主要生态特征,湿地植物资源,湿地动物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重点湿地保护与利用情况,建立了全省湿地资源信息库。

  “这些为加强湿地资源管理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公园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段昌盛认为,根据调查综合评定,甘肃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趋势向好,但依然存在多种威胁。

  段昌盛坦言,此次调查显示,目前甘肃局部地区湿地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主要受到污染、围垦、过度利用、盐碱化加剧、生物侵害等5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过度利用、盐碱化加剧威胁处于高发态势,甘南,临夏及河西地区的湿地受这3个因子的威胁和影响程度较大。

  段昌盛表示,甘肃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压力依然十分巨大,进一步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刻不容缓。今后,林业部门将着重在加强依法保护、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开展湿地恢复重大工程项目、提升湿地科技支撑力度及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大保护管理工作力度,使湿地管理与保护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对于促进湿地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段昌盛呼吁,公众可从节约用水,不将生活的垃圾、污水排放到湿地,保护野生的水鸟和鱼类,特别是在鸟类的迁徙季节,自觉地进行鸟类栖息地保护,传承湿地民俗文化,积极参与社区共管,对于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控告等参与湿地保护。

 

编辑:jiaolit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镜浦湿地进行了大范围的农耕地开垦,居民对镜浦湖进行了围湖造田,湖水面积也越来越小。随着世界上对于湿地修复的重视,在镜浦湿地也开始进行了修复的进程【详细】

安徽5年新增湿地17万公顷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GEF项目)终期评估会上获悉,自2013年12月以来,安徽新增湿地面积17.53万多公顷,湿地总面积达104.18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7.47%。【详细】

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

  高原出平湖,难能可贵,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大湖大河称为“海”。知名的丽江拉市海,不是海却有比海景还要美的海景。【详细】

海口:湿地入城美如画

  近年来,海口市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体面积逾720万平方米,建成区32条水体中31条告别黑臭。据介绍,海口生态修复带动湿地入城,不仅改善水体水质,增强生态自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