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加强湿地保护 亟需顶层设计和规划

2015-08-21 10:08:00    作者:季义明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调洪蓄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我国湿地资源面临严重退化,保护形势异常严峻。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制定实施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但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法律缺失,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突出。

  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减少的湿地面积约500万亩,接近海南省的总面积,湿地保护率仅为43.51%。尽管近年我国对湿地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却仍然无法阻挡湿地被侵占、功能退化、面积减少的步伐,全国40%左右的重要湿地面临退化威胁。

  近期,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相继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明确了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对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保护湿地仅靠地方保护条例还远远不够。我国早在1992年就加入了《国际湿地公约》,但迄今为止,国家层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虽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涉及到湿地保护,但多分散在各个资源环境保护的单行法中,与《国际湿地公约》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在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另据从财政部获悉,2015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安排湿地补贴16亿元,其中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支出6.8亿元、退耕还湿支出1.15亿元、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支出4.05亿元、湿地保护奖励支出4亿元。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成立大会上,来自湿地管理部门、相关科研院所、保护组织、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等单位的代表共同呼吁,充分认识沿海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岸带、建设和传承生态文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将沿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立法机构尽快完成湿地保护立法,依法保护湿地;严格控制沿海滩涂和潮间带围垦以及填海工程,立即遏制迁徙水鸟栖息地不断丧失的势头;开展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性的评价,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及其他资金支持长效机制等。

  尽管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但如何科学合理规划湿地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义务,使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编辑:jiym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西成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

  近日,江西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聘请复旦大学教授陈家宽担任顾问。本届专家委员会由来自生态环境、气象、土壤、地理、监测、动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31名专家委员组成,其中外省专家7名。【详细】

海口市湿地保护协会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详细】

我国湿地保护率达49.03%

  湿地通常是指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中国的湿地资源丰富,城镇湿地发挥着洪水控制、水源供应、废物处理、绿色空间和生计来源等多种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承载着城市丰厚的人文积淀,为宜居城镇创造条件。【详细】

天津五大工程推动湿地保护与恢复

从天津市林业局获悉,今年起至2025年,本市将通过实施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历史遗留清理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土地流转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湿地修复工程,推动全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