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年内开建3块“城市海绵体”
今年梅雨季节,“城市看海”在全国多地上演,这让雨季能吸水、干旱能吐水的“海绵城市”被人频频提起。而把一座城市打造成“海绵城市”,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市正在逐步尝试。昨从市绿化部门了解到,今年年内我市将建三大块“城市海绵体”,来蓄存、利用和净化雨水。
暴雨时,高架桥上大量雨水被雨水管排出,但高架桥下的植物却得不到灌溉,仍需要绿化工人浇灌。怎样利用高架桥上的大量雨水,园林部门一直在动脑筋。据介绍,今年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我市将在江海高架和金城高架桥下进行改造,通过种植池和雨水花园两种形式来蓄存、利用、净化雨水。
设计方案中,种植池主要集中在江海高架和金城高架,配套的设施还包括地下管沟、沉淀池、过滤层以及旱伞草、水生美人蕉等多种水生植物。“高架桥面上的雨水流进沉淀池时,有一部分油污和泥被分离沉淀,其余的水流到旁边的种植池里。这些水生植物也能吸收、分解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水生植物下面还有过滤层、地下管沟,一旦种植池的水量过多时,会经过过滤层流进地下管沟再排到河里。这不就能达到蓄存和净化利用雨水的效果了嘛?”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将部分高架桥绿化带改造成种植池,是学习了其他城市先进做法后,又因地制宜进行了调整得来的。
相比注重净化功能的种植池,准备在金城高架下、南长街以西改造出的雨水花园,将更体现其蓄水和观赏的功能。这一雨水花园设计上分两组,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这一雨水花园主要以植物造景,通过30多种植物、卵石、小岛、水池等方面展现美景。其中弧形池是一个主要的景观,这里面储存的都是从高架桥面流下来的大量雨水。池中的雨水被园中植物利用的同时也被植物净化着,即使水量太大要排出一部分,也不用太担心污染问题。“下雨时,我们对全市高架桥观察了多次,才找到合适的地点。”绿化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高架桥的“海绵体”改造工程,最快下个月就能动工,如果试点效果良好今后会推广。
另一大块“城市海绵体”,选址在水系发达的新建道路广澄路及其周边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的景观园内,预计年内开建。据介绍,广澄路最大的特点是,雨水不通过雨水管排出,而是通过透水路面以及植草沟、旱溪等生态方式渗透并排入河中。广澄路和景观园的路面采用多种形式的透水材料或者生态路面结构,有利于雨水自然下渗。景观园设置生态排水沟、雨水花园等贮存雨水,其中光下凹式绿地和旱溪的面积就有1000多平方米。下雨时,路面的雨水可被渗入地下还可被排入园内吸收贮存为地下水,一旦雨水过多时,还可以就近排到附近的河里。
编辑:lianqi
相关阅读
襄阳市出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城市不再出现内涝。记者昨从襄阳市规划局获悉,《襄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获市政府批复。【详细】
老城新生:武汉“海绵经验”或全球推广
近日,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绿色生长项目组来到武汉,计划将武汉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活动作为【详细】
观察:国家级海绵城市“延迟交卷”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开评了首批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申报要求,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但3年过去了,本该去年就验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是为什么?【详细】
上海浦东: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道路核心技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第九届学术年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