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兴建350个公园,扬州从园林城市向公园城市转身背后
63岁的扬州市民周兵退休两年来,每天早晨都会准时从位于扬州古城区东关街附近的家里出发,骑行10分钟,来到瘦西湖畔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沿着绿树掩映的健身步道走一走。
“这个地方是个‘天然大氧吧’,空气非常清新,适合锻炼。我过来散步,每天都能看到好多人。”周兵说。
这里,原来是收取门票的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2014年4月被改造成了体育休闲公园后,免费对外开放。现在,扬州每天约有5000人到这里锻炼,最多时一天能高达2万人。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建成开放之后这五年,扬州持续推动了大规模绿色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的建设。与之前明清盐商富贾热衷于建造精致的私家园林不同,这一次,由政府主导推动建造的均是对民众免费开放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园。
截至目前,扬州全市共建设350多个公园,其中,主城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公园200多个。扬州公园之密集,已几乎达到“10分钟可达”的程度——无论是居民走路、骑行还是开车,约10分钟的时间,都可以抵达附近一座公园。
这一大力度的公园建设一度引发热议。土地金贵得不得了,还花那么多钱来建公园,值不值得?建这么多公园,不如招引一两个大项目来得实在,这是不是在搞形象工程?……此类议论至今仍有余音。
“公园城市”一词最早出现在2018年2月。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要求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并明确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是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在外人看来不经意的五年间,扬州建设的大大小小的公园形成了一个体系,让这座城市悄然发生了蜕变。
市民们感受到,身边多了一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锻炼、寒暄、交友,新的公共空间也在重新修复着日渐被“钢铁水泥森林”所侵蚀的街坊邻居间的人际互动和温情。学者们认为,这么多公园在扮靓扬州这座精致城市的同时,也强化了这座城市特有的园林气质,为其在未来城市间竞争中增添了特有的砝码。
扬州大学建工学院副院长、扬州市规划局原总规划师刘雨平说,公园城市建设其实是一个大的城市规划理念革新,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但只要符合城市发展大局,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大多数人赞同,就要有做事的定力。“再过若干年,才能看出一个正确规划的作用,到时候让后来人评价,可能会更为公允”。
明月湖公园
一场拆迁信访引发的冷思考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名城扬州,是自带诗意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是诗仙李白的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是才子杜牧笔下的佳篇。
扬州因水而兴,长江、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区位成就了其南北货物集散的枢纽地位,四方富商大贾鳞集麇至,催生出盛世造园的繁华景象,而古扬州的魅力也藏在深宅大院的私家园林中。近几年,当地兴起“公园革命”,让这座城市以“公园城市”的探索实践重回公众视野。
作为扬州公园的开篇之作,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于今年4月19日迎来开放5周年。
回顾扬州公园体系的发端以及官方决策过程,并非“一拍脑袋”的即兴之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用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的话来说,“一开始没想那么多,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民怨’中看到‘民愿’”。
这要从该市一起“老体育场”拆迁引发的信访事件谈起。
2012年底,“老体育场”(扬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动议拆迁。消息出来后,民间的意见很大,批评声不绝于耳。这让城市主政者一度很困惑:这座老体育场,投入使用了近30年,明明已经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了,为啥大家还这么在乎它的存废呢?更何况,老体育场位于老城区,一旦有运动会、演唱会、展销会,不仅会造成周边交通拥堵,噪音也很扰民。
后来,市领导通过走访、接访,逐渐弄明白了,老百姓担心的并不是拆掉了体育场,而是担心体育场一旦被拆后,自家门口就没有了可用来散步和锻炼的公共场地了。
“他们要的不是体育场的看台,而是那几百米的跑道,以及中间的草坪、空地。换句话说,老百姓看重的,是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谢正义说。
经过深入调研,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拆除老体育场后,将不远处的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叠加体育休闲功能,对全体市民免费开放。
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是位于瘦西湖畔的黄金地块,原本打算用于商业开发。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这块地,前期拆迁已投入10多亿元,居然要拿来做公园,且后期还要投入近3亿元,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决策,让他们一度“很不理解”。
记者现场探访发现,经过改造后,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不仅保护了原遗址,还嵌入了标准化环型健身步道、自行车道,以及各类球类场馆、儿童游乐场等。
“新的体育休闲公园于2014年4月建成开放后,不仅取消了公园原有的50元门票收费,还向扬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免费开放。这里随即成为当地人气最旺的区域。”宋夹城管理处主任田跃萍介绍,开放第一年就接待了市民和游客400多万人次。
位于城市北面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建成后,四面八方的市民都涌向这里,一度造成交通拥堵。到过宋夹城的市民都说“公园建得好”,自发地“点赞”政府为老百姓干了一件“好事”。
“我们就想到,不能只在这里建一个大型公园啊,毕竟市区的其他老百姓到这里也不方便啊,能不能在市区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都建一座大公园呢?”时任扬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的刘雨平对澎湃新闻回忆说。
由此,扬州拉开了建设公园体系的序幕。
三湾公园
公园建在家门口,“好事”也会遭受议论
今天,扬州主城区共有大大小小的公园200多个。从布局上,既有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综合公园,也有占比近70%、紧挨居民区的社区公园,还有利用边角零散空地、见缝插针建起来的“口袋公园”。
“今天逛公园了没有?老朋友之间打招呼的话已经变了。”根据退休人员周兵的观察,到公园休憩健身已经成为扬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现在连年轻的父母也经常走出家门,带着孩子去公园锻炼。
在新建的公园中,一般都会有一个特别的“四投篮球架”,一个篮球架有4个朝向的篮球筐,最低的1.5米,最高的3米多,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练投篮,大人可以比赛,一家人同场运动、自得其乐。
一位公园管理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这种特有的篮球架的设计,是扬州体育休闲公园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服务的体现,也是回归体育健身娱乐的本质,目的就是要让公园的功能和设施得到最大效能的发挥,使更多的人能在公园中找到他所能做的运动,而不仅仅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花瓶”。
不仅如此,在修建公园过程中,扬州还慢慢摸索出来了一套标准——规定修建的公园要有“十要素”,就是既要种植树木等绿化景观,又要配建步道、儿童游乐设施、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等健身空间,还要有宣传牌等文化设施,甚至要设置厕所、小卖部、避雨回廊、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如今,扬州的公园建一个“火”一个,因为离居民区近、使用方便,老百姓夸赞声不断。很难想象,在几年之前,当地对修公园的“吐槽”一度不绝于耳。
“土地金贵得不得了,还花那么多钱建公园,值不值得?为什么不花这些钱修建城市快速路呢?建这么多公园,是不是在搞形象工程呢?……”还有人说,建公园不如引进一两个大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大……
扬州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园林管理局副局长陆士坤说,他们也关注到民间有不少批评,甚至有的还有些刺耳,所以,当时压力很大。
“建公园不是哪个人头脑发热,一时产生的想法。扬州制定了《公园条例》,明确建设前期会开展调研,根据需要进行均衡布点,并征求辖区的意见。”陆士坤对澎湃新闻说,可以说,既有规划部门的详尽规划,也有人大政协的监督,也经过了民主决策程序。
据陆士坤介绍,其实,扬州修建这么多公园,绝大部分公园都不是在好的地块上建的,都是环境相对比较差的地方整治、改造后建起来的,将边角、空旷地以及垃圾处理厂等“变废为宝”。
比如,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三湾地区原本是一片荒滩,周围也都是化工厂、养殖场集中地带,环境脏乱陈旧。2014年,当地把生态环境整治和运河文化挖掘展示结合起来,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如今已成为城市南部的“绿肺”和一处新景点,周边的拆迁安置区也“转身”变成了高品质住宅区。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
扬州为何如此“看重”公园?
对城市的管理者而言,经济社会重点工作千头万绪,为何扬州会如此“看重”公园建设呢?
据扬州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扬州持之以恒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来抓,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也常抓不懈,之所以重点抓公园建设,归因于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城市病”的思考。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在其新著的《公园城市》一书中透露了他们领导班子的决策脉络。他们发现,在中国诸多城市常见、且屡屡引发场地之争的“广场舞”现象,与“城市公园”多寡有着密切的联系:凡是公园比较多、比较密的地方,那里的广场舞就少;在一座城市中,哪里的公园多、功能全,哪里的广场舞就少。
换言之,正是因为城市里缺乏公园这种公共活动空间,给“广场舞大妈”的孕育和壮大提供了土壤。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与匮乏,也是许多“城市病”的根源,而“城市病”最终会反映在人的身上,中老年人“跳广场舞”就是表现之一。因此,谢正义认为,谈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多少是很关键的观察指标,而真正宜居的城市一定要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如果一个城市有很多公园的话,公园就成为了城市客厅,人们在这个公园交流、互动,公园成为重塑人际关系的公共场所。”谢正义说,人类是需要相互交往的,我们如果天天看高楼大厦,但是看不到绿地空间,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对城市和市民来说,“公园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是市民生活的必需品。”谢正义对澎湃新闻说,公园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民生工程,还涉及城市生态环境、公共空间、社会关系、城市安全、城区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在他看来,在城市规划中,公园体系不是处于辅助地位,而应当居于基础性核心地位。
“一些公园建成后,老百姓给了正向反馈以及不断改进的意见。据有关职能部门反映,住在公园附近、平时用公园用得多的人往往对公园持支持态度,那些持反对或质疑意见的往往是身边还没有公园、平时用不上公园的人。”扬州市委办工作人员说。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内市民在打篮球,高低不等的四筐篮球架满足了一家老小的投篮需要和扣篮梦想
公园城市的“民生大账”
“修公园还是要算长远账、生态账,不能单单说建公园不如引进大项目、不如开发房地产来钱快。”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陆士坤表示。修公园改造环境是第一位,从长远看是为子孙后代考虑。从眼前来看,也给老百姓休闲健身落实了“福利”。
在建设公园体系的探索实践中,扬州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也在与时俱进。比如,在旧城改造中,形成了城市“+公园”的理念。
在近几十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扬州主城区一些“城中村”被拆迁后,面临着如何更新改造、再开发的问题。扬州提出,旧城区改造的路径就是“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其中,“生态修复”就是新建一些公园,哪怕是面积极小的“口袋公园”,这样就能改善老城区的生态环境。虽然“城中村”拆迁和建公园要花钱,但受益的是周边百姓,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最终所需资金可以从城市整体价值的“溢价”中求得平衡。
在规划建设新城时,扬州采取的办法是“公园+”。具体地说,开发建设新区时,先在新区的中心区域规划建设生态体育休闲公园,然后在其周边布局邻里中心、幼儿园、学校等,然后再布局居民住宅,形成“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居民住宅”的布局和建设时序。根据谢正义的说法,新城区建设“建城先建核”,这个“核”就是公园。
位于扬州东部新区的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就是按照上述理念做的。据了解,未来这里不仅是扬州城市中心的“绿肺”和通风廊道,也是扬州高铁站所在地,还是扬州未来最大的供市民享用的中央生态活动区,这里规划总面积10.7平方公里,包含水域面积5.8平方公里。
扬州大学建工学院副院长、扬州市规划局原总规划师刘雨平是扬州公园城市建设的智囊之一。他表示,“公园+”的规划理念,让区域地块不仅生态变“靓”了,后期地块价值也增值了。
在刘雨平看来,扬州公园城市建设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是,不少老百姓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悄然发生改变,“比如,过去喜欢躲在家里打麻将的,现在喜欢去逛公园了,他们在锻炼健身时,也能与其他人有交流,收获舒畅的心情、健康的身体”。而遍布各个角落、密集的公园,也塑造出扬州有张有弛的城市空间,提升了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
蜀冈生态公园
公园2.0版:扬州能否续写西雅图传奇?
回顾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历程,以往的路径主要依靠土地、人口的“二轮驱动”。但如今,简单地依靠人口导入+“土地财政”的模式来发展城市,已很难再有持续性。这从近两年多个城市不断降低落户门槛、增加各种补贴的“抢人大战”中也能看出端倪。
那么,像扬州这样的中等城市,不沿海、不沿边、地理位置上也不具有绝对优势,这种城市该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进而在区域竞争中变得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呢?
考察了国外多个城市后,刘雨平发现,扬州的城市特点给人的感觉,与美国的西雅图颇为相似——两者都属于中等城市,位置都相对比较偏,但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西雅图在美国城市中的地位并不弱,它是微软、亚马逊等全球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星巴克的发源地。
刘雨平说,西雅图或许可以成为扬州借鉴、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今后城市发展,必须要走自己的特色化、差异化路线,借此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刘雨平透露,看到扬州这几年的做法,万科创始人王石曾这么评价说,“扬州很从容,不动声色地在做事情”。应该说,这几年在整个社会略显浮躁的背景下,扬州市委市政府能耐住寂寞,稳打稳扎地做改善环境这样的基础性工作,难能可贵。
对于“从容”二字,换个角度理解,或许有“发展相对慢下来”的意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慢一点也无妨,扬州现有的很多空间今后可以再开发,未来发展的机会还很多。”刘雨平说,当下,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在做靓环境,等优势凸显后,扬州的发展潜力将逐渐发挥。
“公园+”的理念,已在慢慢成为扬州的城市竞争力。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胡晓峰说,凭借公园带来的生态环境优势,瘦西湖风景区做了“公园+产业”的尝试,叠加的产业有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业,力争将一些企业总部吸引过来。
北大科技园是以北大为依托,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聚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的机构,该机构就落户在扬州蜀冈瘦西湖景区花都汇公园旁,并将于今年9月开园。
“主要看中了扬州推门见绿的生态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这些因素满足了高科技企业对环境的苛刻要求。”北大科技园助理总裁、扬州北大科技园总经理王力楠告诉澎湃新闻。
根据扬州官方的说法,扬州的公园城市建设已进入了“收获期”。数据显示,今年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开幕式集中签约的重大项目达到66个,总投资658亿元,可以说创造了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重大项目的质态都非常不错,直接与公园相关联的科创类项目出现爆发式增长。
今年,扬州“烟花三月节”首次在江都区举办,该区新建成开放的南水北调源头公园作为节庆主会场,一时风光无两。江都区相关人士说,在距南水北调源头公园300米的地方,正在建设苏中第一个高楼——300米高的金奥中心,这栋高楼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后,每个月有望培植税源近亿元。
刘雨平对澎湃新闻说,扬州的公园建设已基本完成1.0版本,目前正慢慢升级为2.0版本,在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做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公园可以“+产业”、“+文化”(如24小时城市书房)、“+活动”等。
他举例说,扬州可以利用从唐代至今保存完整的护城河,把沿线的公园串联起来,再增加文化景点,与旅游结合起来,运用“公园+产业”、“公园+文化”的方法,如此一来,扬州的旅游业将充满想象力。
“公园+活动”完全可以学习美国费城一些公园运营模式,在公园周边策划艺术展、文化商品售卖以及各种演艺活动,并增加餐馆等生活配套,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公园“活起来”,“城市的味道”生动起来。
编辑:崔京荣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