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的郊野公园,如何做好服务?

2021-03-22 11:22:07    作者:吴春伟     来源:东方网     浏览次数:

  春日,许多市民纷纷前往郊野公园赏花、踏青。

  这些郊野公园与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相比,往往占地面积更大,也更有野趣,因而颇具吸引力。但是,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发现了游园过程中的一些不便利之处,给游园体验打了折扣。

  位于城市边缘的郊野公园如何通过更好的服务,打造满足市民需求的游憩之所?如何探索多元主题,提升竞争力?如何用好这些宝贵的“绿色平台”,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公园太大只能步行?切勿对老人“不友好”

  趁着周末不下雨,范先生和朋友一起来到位于青浦区青西郊野公园内的高颜值“水上森林”景区打卡。驾车抵达停车场后,他们看了地图才知道,以大莲湖为中心的郊野公园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靠双脚步行游览公园并不现实,仅从停车场到公园大门口就有3公里左右的距离,步行要三四十分钟。在看到公园提供的往返接驳巴士后,一行人立即预约、买票,坐上了巴士。

  龚小姐带着母亲游玩时,也毫不犹豫地乘坐了接驳巴士,想着要保存体力,到里面好好逛逛。令她和母亲意外的是,即使是坐上巴士进了大门口,要真正抵达核心游览区“水上森林”,还有好几公里的路需要自己走。看着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的母亲时不时询问“还要多久才到,要不别再走进去了?”龚小姐颇为无奈。她感慨:这段路对老年人真“不友好”,本想来放松心情散步,没想到却变成了“行军拉练”。

  彭女士一家三代人一起出游时,也碰到走路走到“体力不支”的情况。看见园内有可供租赁使用的共享单车时,她感觉一下子看见了曙光。没想到,她连续扫了好几辆自行车的二维码都扫不出来,无法取用。更令她郁闷的是,走在路上时不时能看到其他扫到自行车在骑行的游客从身边穿过去。“难道现在扫码租车还要看运气?”彭女士提出,郊野公园面积那么大,游客又大多是举家出游,既然园方已经考虑到要提供共享单车,那就应该加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让这份方便落到实处,不要让游客“空欢喜一场”。

  在开园不久的浦东新区合庆郊野公园,记者在停车场通向园区的通道处看到了一个自行车驿站。奇怪的是,本该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的驿站内空无一车。而在园区的入口旁,则停放着几辆从别处骑过来的共享单车。由于那里没有专门的停放点,使用者将它们随意停放在路边后,给其他游客的走动带来了不便。几名保安见状,只能将它们扛到其他地方。

  在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的活力森林区,记者注意到,停车区域紧连着入口处,不远处均有一个园区内专用共享单车停车点。停车点的位置竖立了一块醒目的标牌,标明了不同车辆种类的收费标准。游客可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码租车,可供选择的车型包括单人车、双人车、三人车和四人车,车辆排放有序、干净整洁。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出游的胡先生夫妇表示,这种共享家庭车在市区的公园内很常见,特别适合带娃的家庭,给游园减轻了不少负担。奇迹花园区作为浦江郊野公园最热门的园区,也有共享单车的租赁点。此外,那里还有围绕园区一周行进的小火车,方便幼童及家长乘坐游览。

  标识提供的信息有限,公厕设置数量不一

  对很多初次前去的游客而言,郊野公园给他们最深的感受便是大。纵横交错的乡间小道,大片的农田和林地,都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这时,园内的标识系统便应该发挥相应作用。

  记者观察了几个郊野公园的标识系统,发现并不是所有公园的入口处都有导览路线图,且导览路线图上标注的内容细致程度不一。有的只标注了停车场、卫生间和各个区域的位置,有的则更细致地将餐厅、小卖部、母婴室、行人入口、车辆入口的位置标注清楚。

  公园内的各个岔路口虽然都能看到路标,但提供的信息都较为简单。如浦江郊野公园的路标用中文、英文、日文三种语言指示了大门口、卫生间、游客驿站等地点所在的方向;合庆郊野公园的路标仅用中文指示了厕所及果蔬长廊、曲栈梨雪、田园客厅、七彩乐园等各区域的方向;廊下郊野公园的路标仅用中文和箭头指示入口、驿站、滨水平台等地点所在的方向。这些路标都没有标明到所指地点的大致距离和步行所需要的时间。在面积较小的公园或许不需要这样详细的指示,但在郊野公园,携老人和儿童出游的家庭或许更需要这样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郊野公园内的河道更多、更密,行人步行的木栈道设置往往距离河边也很近。郊野公园基本都在河道旁设立了多处醒目的标识,警示人们“切勿游泳,注意安全”。在一些地点,还设有报警装置,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求助。

  走访中,记者看到在各大郊野公园内,沿途供人短暂休息的公共座椅、凉亭都比较多。许多凉亭沿河设置,风景更佳,还带有顶棚,可以挡风遮雨。

  而另一项必要的设施——公共厕所,所设置的数量和位置差异较大。在合庆郊野公园内,记者只在距离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固定公共厕所,内有男女厕位及无障碍厕位。公园南边的大片区域内,另有一处带有4个厕位的移动公厕,但当记者走上前时,发现所有的门都上了锁,处于无法使用的状态,需要方便者还是要走回靠近入口处的公厕。

  相比之下,浦江郊野公园在各个活动区域,如森林运动场、运动长廊、森林演艺、鹭之家等人群密集的节点,都设置了配备无障碍厕位和母婴室的固定卫生间,为亲子出游提供了方便。

  除了自然景观还有文化,如何增加记忆点

  “水上森林”成为网红景点后,很多游客前去打卡,但在龚小姐看来,从市区开车花费大半天来到郊野公园,如果只是看了些树、拍了几张美照,总觉得意犹未尽。如果要推荐给朋友,似乎除了“美”,也找不出其他的特色。

  郊野公园有没有更多的可看点和记忆点?

  记者在走访郊野公园时发现,在各种植物前挂上科普介绍内容已是如今各大公园的标配。园内生态空间大,植物品种丰富,科普展牌可以让游客在参观之余增长知识。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这类简单的知识介绍,而是希望能够根据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特性和习性,了解到更多有趣、生动的内容。比方说,在有本土野生物种出没的地方,增加有关它们生活习性的展牌,介绍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修复过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捕捉一些动态影像进行展示,让人更加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没有干过农活儿、不了解农事的贾小姐一家来说,在郊野公园认农作物也是一项有趣的体验。在合庆郊野公园的田园客厅,他们和其他游客一样,先是登上眺望台,俯瞰下方的水稻田、合影留念,随后兴奋地来到科普知识展牌前,了解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来的彩色水稻的故事。

  贾小姐直言,来到郊野公园之前,她并没有意识到上海其实还有大片的农田和农村,很多同龄人都对这座城市的农业和粮食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但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果能在郊野公园内亲眼看到农产品的种植环境、了解它们的特点,贾小姐表示,自己会很期待能参与采摘的环节,同时也非常愿意当场购买产品带回家并推荐给自己的小伙伴们。

  记者注意到,目前上海已经开放的郊野公园所在的区域,均有较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农耕传统,通过对现有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展示,能够调动起城市居民的兴趣和游览积极性,增进人们对上海乡村和乡村文化的了解。

  比如在金山廊下郊野公园内,一座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农耕文化馆却是深受游客喜爱的景点。那里摆放着从民间收集而来的农民生活、生产所使用的很多老物件,有些在农村还很常见,有些则已经渐渐地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场馆里摆放的物品,不仅有岁月的味道,也展示了农民的勤劳、俭朴和智慧。老人们看到了回忆,年轻人看到了新奇。

  在闵行浦江郊野公园内,有心人会注意到,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除了连通着各个区域,还在默默地铺陈着浦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和典故。楼下桥、齐眉桥、雷园桥、谈公桥……有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桥边的介绍牌,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悠长韵味。

  专家对话

  通过这扇窗更好地认识乡村

  记者:郊野公园的概念最早在国外起步,我们现在建设的郊野公园与之有何不同?

  陈雪初(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1929年,英国最早提出了“郊野公园”(country park)的概念。它被作为“为人们提供一个可缓解压力并可减少乡村地区遭受破坏风险的休闲场所”而规划建设,并在过去的近百年中经历了几次功能重新定位和项目丰富的阶段。在美国,郊野公园随着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与国家公园建设相映衬的郊野公园体系,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同时游憩属性十分鲜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在上世纪70年代起大规模建设郊野公园,防止城市过度扩张,保护了城市外围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用地。

  上海郊野地区有大面积的农田,国家土地保护法规要求农业区域的用地性质不能随意改变。2009年,上海首次正式提出郊野公园的概念;2012年,《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明确在生态用地范围内选址;从2013年开始,首批郊野公园建设试点。这些郊野公园的设立相当于是在原有的农地格局上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及相关农林水建设项目,嵌入一些生态景观和设施,既增强了农业生产功能,又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面貌,促进城乡互动、融合。

  记者:上海郊野公园的功能定位及其呈现的面貌是否也与城市公园不同?

  陈雪初:是的。上海目前开放的郊野公园分布在各区,它们各自的建设基底条件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其内部可利用的空间不同。但整体来看,郊野公园作为满足锚固城市生态底线的生态空间和市民休闲游憩空间,既要承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功能,也要统筹生态、游憩功能,合理设置公园服务设施。

  郊野公园要承担生态保育的功能,进行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不同于城市公园,上海郊野公园所处的区域在城市外围,往往有着很长的农耕历史,因此“田”不仅是郊野公园的主要乡村风貌景观,也是上海重要的农业生产物质要素。在我们看来,这两种功能定位可以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比如在金山廊下郊野公园二期的农林水乡板块,华东师大科研团队正针对集约化耕作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利用耕地周边苗木地、生态涵养林等,顺应地势改造林间、林下空间,构建多级水耕湿地、清水涵养区、水上森林、林间湿地等生态功能单元,耦合地标性生态岛和生物通道,形成农、林、湿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解决农田排水污染问题,并为鸟类、蛙类、蜻蜓等提供多样化的栖息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空间。我们这项工作也是上海市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一个尝试,得到了市科委和市土地整理中心的大力支持。

  同时,郊野公园还应承担一定的游憩休闲功能,依托区域内的生态景观资源,提供适度的活动休闲空间,满足游憩需求,比如提供步道、自行车道、野营场地等。鉴于郊野公园选址多在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郊野地区,它还应承担其科普教育的功能,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科普教育基地,并为更多人打开一扇了解上海乡村历史文化内涵的窗口。在一些生态修复试验区,可以设立科普基地,竖立相关展牌,讲解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与成效,把历年的变化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大屏幕,用当前深受欢迎的网络直播的形式把郊野公园的野趣传递出去,让更多人看到“飞鸟归林,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

  记者:上海目前仍在布局和建设更多郊野公园,对此您还有什么建议?

  陈雪初:郊野公园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舞台,但它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日后一点一点才能看见成效。就好比我们在农林水乡打造的水上森林,现在去看还只是小树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树会生长,水位会变高,水里会有鱼,随后就会有鸟,整个地区的面貌会不断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得像对待小朋友一样耐心等待它的成长,还需要我们记录下变化,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样,郊野公园的管理也应该是一个“进行时”,很多设施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非常完备,但应该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根据区域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配备、调整设施,增加相应的服务。

  对标

  伦敦:露营地设施齐全,鼓励在此过夜

  现在英国的郊野公园大约有267个,景观认证达到80%,其总面积超过了31980平方千米。每年的观光游客接近7300万人次。英国65%的郊野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大部分位于交通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附近,方便人们驾车前往。园内各个节点设有公共座椅,人们自备野餐布,活动自由度更高。

  郊野公园注重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大多提供漫步道、慢跑道、自行车道、主题活动庆典场所和钓鱼场所。有的郊野公园内部还设有露营地,鼓励人们在野外度过难忘的一夜。如伦敦郊外占地1000公顷的李河郊野公园内,有一个设施齐全的房车露营地,为人们提供食品、酒水补给,以及卫生间和热水淋浴设施。房车自驾者可在此停留、过夜,也可选择在特色森林小木屋中过夜。

  郊野公园内的山径基本都覆盖移动通信网,游客报警求救系统完备,每一段路径旁设有报警电话,以备不时之需。有的公园内还设有山火控制中心,管理处配备便携式灭火器、消防水池。

  香港:紧急情况下,可根据标距柱求救

  中国香港共有23个郊野公园,与特别地区、海岸公园、海岸保护区一起构成该地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模式。每年,有上千万人次前往香港的郊野公园,进行远足、烧烤、露营、骑行等活动。

  由于香港郊野公园内多是山路,为防止人员迷路、受困,各种道路标识都做得非常清晰、明确。有关部门还详细制作了各个郊野公园的行山路线图和交通路线图,供人们在网上下载,提前了解情况。

  园内道路标识内容全面,在徒步路线的起点处,会有详细的地形图、线路图、公园守则,以及流行病预防措施。对于携带宠物同游者,园内告示牌会提醒主人牵引大型犬只。在岔路口,都会有简单的指示牌,明确每一个方向所指的目的地和到达下一个目的地的路程、所需时间。在沿途较险的地方,还有专为远足人士设立的标距柱,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帮助人们说明具体所在位置,以协助救援行动。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江苏扬州:今年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增绿行动。利用今年春季绿化黄金季节,针对城市道路绿化达标率、林荫路覆盖率等指标,全面开展道路绿化增绿提绿补绿,重点对87条道路的行道树“有绿无荫、有景少荫”、绿化品种单一等问题进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错落有致、层次清晰的道路绿化景观【详细】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滨水商业消费新地标

昌平新城东区位于昌平区南邵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万,围绕打造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编织街区控规已获批。未来,昌平新城东区将打造成为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山水宜居典范城区、高水平综合服务承载区和智慧产研创新园区【详细】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南宁园博园举办“礼乐园博·南宁花朝盛典”

活动期间,南宁园博园还举办了汉服新秀大赛、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礼、国风婚礼妆照展示、明制婚礼仪式典礼、六艺游园、书画体验、国风集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同时邀请众多知名国风模特参与表演展示【详细】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成都首届“最美公园”评选结果出炉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最美公园”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口袋公园,还有郊野公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