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飚委员:技术赋能全民共享,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2025-03-11 11:21:09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实践,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原党委副书记陈建飚持续围绕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建言献策。

陈建飚委员:技术赋能全民共享,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原党委副书记陈建飚。受访者供图

  2021年,我国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2022年底发布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提出,到2035年在全国建设49个国家公园,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体现了我国对于推动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深入调研,陈建飚发现,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通过功能区划、生态补偿、社区参与等途径,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规划建设,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公园范围内开展特许经营活动,不仅是经济发展手段,更是一种保护方式。”陈建飚建议,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特许经营监管和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多方获得合理回报;同时,通过定向支持与国家公园相关的生态友好型产业、改善国家公园周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等手段,协同提升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与社会福祉。

  社区协同发展方面,陈建飚建议,建立统一的中国国家公园标志,提升农业、休闲旅游、加工制造和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产业空间和产品价值,进而促进周边社区和更大范围区域的经济增长,激励原住民、周边社区、行业企业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合理收益,实现国家公园与社区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同频共振,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重要的时代背景。“目前已设立和正在创建的国家公园都在持续推进监测体系建设。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AI大模型、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对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监测保护、管理提升、科研和宣教各方面都大有助益。”基于持续调研,陈建飚建议,及时修订有关技术标准,动态调整、升级国家感知系统,实现从智能化向智慧化提升。

  此外,为加快推动国家公园建设,陈建飚建议,从优化国家公园设立程序、推进《国家公园法》立法进程、设立临时性专项资金给予地方补助等方面,保障创建任务高质量推进。

  2024年以来,广东重点打造“三园两中心一示范”,高质量推动岭南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首批国家公园在管理机构设置模式、功能区范围划定、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矛盾调处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也为广东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陈建飚说。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更新,不为“更新”而更新

城市更新,不为“更新”而更新

城市更新,绝非仅仅是对城市面貌的简单翻新【详细】

2000年前建成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

2000年前建成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

城中村改造,现在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详细】

温州园博会34个城市展园已确定 将推进方案设计

温州园博会34个城市展园已确定 将推进方案设计

省内招展方面,包含温州“瓯越园”在内的11个省内城市展园均已启动方案设计。2月19日,浙江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对各展园方案进行评审。其中温州“瓯越园”作为核心展园,面积达12500平方米,总投资约3700万元,将充分展现瓯越文化特色【详细】

全国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全国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全国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3月7日在广州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主办,汇聚全国各省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处室负责同志、行业学会协会负责人、广州市园林绿化行业主管部门代表等80余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