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戴斌:打造中国景区的国际范儿

2025-03-11 11:33:10         来源:央视网     浏览次数:

  “Nice”“Pretty”,这是不久前两位外国人在央视网街采中描述他们在中国旅游体验时频繁使用的词。随着“China Travel”“City 不City”概念的流行以及“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中国入境游迎来蓬勃发展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关注的议题之一。

  “我们在对外推广旅游目的地时,必须采用游客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感兴趣的故事。”戴斌认为,中国景区的国际化升级方式要从“自我表达”转变为“用户思维”。他坦陈,目前一些景区作宣传仍过于侧重介绍景区面积或历史年限等,这些并不一定是游客想要的内容。他认为,应该深入研究当代游客的需求,并将其反映在景区的宣传策略中。

  “当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展示美丽风景,还要展示美好生活。”戴斌建议各大旅游景区、古村古镇要给游客提供可以亲身体验的生活场景。针对部分古镇在开发中“迁出原住民”的现象,他直言,没有原住民的村落只是建筑博物馆、历史文化空间,不一定是“主客共享”、兼具旅游和参与感的美好生活空间。

  “无论是开发国际级景区还是打造乡村旅游,都要把人的因素做活。”戴斌强调,优秀文化不只有故宫红墙的岁月沉淀,也可以有永续传承的井冈山精神火种,更要有让国内外年轻游客感兴趣、丰富有趣的现代文化和文旅消费场景。“他们会去街巷、商圈、特色餐饮店、花市,会买冰箱贴、看话剧、做美甲,会看合唱团、无人机演出……”年轻群体会将文旅体验需求融入生活场景,而这种“可带走的文化记忆”应成为旅游目的地打造的新标识。

  戴斌以国际知名度假地为例,也强调“主客共享”和“更新迭代”的重要性,即国际化的旅游景区会通过文化、体育和科技、艺术双年展等活动不断吸引游客,让游客“每次来都能看到新东西”。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国际化的景区要有“烟火气、文化味、未来感”,这样才能持续具有吸引力。

  “真正的旅游不是从我待腻的地方到你待腻的地方去,而是你的美好生活我来分享。”戴斌认为,展现开放、包容、真诚、善意和温暖是景区维持长红的真实密码,城市需要展现的不仅要有历史底蕴,更要有现代化的人文活力,因为“游客既要看到文化遗产,更要感受生生不息的未来。”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陆銮眉:建议修订《城市绿化条例》

全国人大代表陆銮眉:建议修订《城市绿化条例》

陆銮眉表示,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1992年颁布的,最新一次修订是2017年,主要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进行了调整。近年来,不少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企业和行业专家反映,当前《条例》已难以适应当下城市绿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详细】

何杰委员建议制定“城市更新管理法”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何杰表示,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全面推进,法律依据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利益协调复杂等问题日益凸显【详细】

连玉明委员:建议适时设立国家公园署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加拿大等对国家公园群的规划、保护、管理和开发,采取的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连玉明认为,为进一步统筹好国家公园之间、省际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应立足实际,借鉴国际经验,独立设立国家公园署统筹管理国家公园【详细】

陈建飚委员:技术赋能,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陈建飚委员:技术赋能,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通过深入调研,陈建飚发现,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通过功能区划、生态补偿、社区参与等途径,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规划建设,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