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思维的符号》(中译本)序言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园林教育园林文化  rss订阅
      高级搜索 
《建筑,思维的符号》(中译本)序言
日期:2008-08-11     来源:网络     作者:承孝相   我要评论()



  韩国虽是小国,却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与中国频繁的交流中发扬着固有的文化并保持国家正体性的这样一个国家,在19世纪末,因未能把握世界潮流的狭隘的国家领导者和知识分子的麻木,最终被外界武力强制开放。贯穿整个20世纪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国家灾难。

  35年都未能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最终还是依靠联合国获得了解放,但此刻国家已分裂,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的民族相残的内战将国土笼罩在战火之中。我所生存的韩国完全变成了废墟,她只能依附在主导战争的美国的绝对影响之下。此后通过武力政变登场的军部独裁为了强辩自我的正统性而严重歪曲了国家的正体性,实施了将国民只专心于经济开发的洗脑政策。而经济上获得了如此富裕的今天,在那经济开发的口号下被遗忘的各种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阶级的、理念的、世代的和地域的价值混乱。

  那么,韩国社会究竟位于何处?

  建筑和城市太过明显地表达着这一混乱。在开发的美名之下,美丽的山河被淹没,城市极端地表现着资本主义浅薄的形态,固有的共同体也已被破坏。

  无论是殖民地时代,还是美国强权下的和平时代,又或是恐怖的独裁政府时代,知识分子匕首般锋利的呐喊是陷于困境中的希望之声,但在今天这般物质富裕的时代再也听不到任何呐喊。建筑师们争先恐后成了资本主义的仕女,城市规划者成为了政治家的打手。还有那持续我们生活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建筑正在沦为房地产价值,我们的生活成了其中的抵押品。

  这一切太过虚无。

  于是我开始着手写这些文字。首先我想拯救狂风中的自己,也希望能给同僚们提个醒。如果可能的话我甚至奢求能与平常人,那些能够制造优秀建筑师的具有责任感和潜质的建筑业主共享这些建筑的价值。

  从过去的2000年开始,我一边在中国进行着几个建筑项目,一边也在目击着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变化。我知道这是与韩国无法相提并论的更大、更深刻的变革。同时我也知道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激烈的时代巨变后仍能很好地维持国家正体性的国家。所以我相信中国能应变目前的变化。

  但即便如此,在我心中还是有些不安。所以当我获知这本书将在中国出版,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如果那些像我一样用小鸟般的心脏不安地窥视着这一变化的中国建筑师和知识分子,还有那些正在努力做出优秀建筑的人士能偶尔读到此书,进而对他们找到建筑的真正价值有所帮助的话,那将不胜荣幸。


《建筑,思维的符号》

  这是一本以城市建筑漫游为线索的“为提高普通人对建筑的理解而编写的书”,书中涉及16个20世纪著名建筑,其中有勒·柯布西耶、密斯、路斯、沙龙、罗杰斯和皮亚诺、佩罗、高迪等人的作品。讲述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故事,赏析他们的经典建筑作品,本书绝对不是导游式的讲解,而是处处体现作者的“东方视角”“东方思维”。西方经典建筑被东方建筑师读解,散文化的写作给读者带来文学式的浪漫享受,是建筑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承孝相韩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也是一位在建筑理念、尤其是建筑文化方面有着极大抱负的亚洲建筑大师,在国际上非常活跃,在中国也有设计项目:SOHO,长城脚下的公社。所以,所选作品虽然广为业内人士所知、文字又较平易,却隐含了作者对建筑本体问题的一系列反思。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ree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菊花栏目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