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机遇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植物盆景  rss订阅
      高级搜索 
盆景艺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机遇
日期:2008-10-14     来源:鄢陵花木网      作者:   我要评论()



  

    作为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盆景艺术和观叶、观花植物将进入千家万户。这就给盆景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给盆景艺术的创新提出一系列要求。

  首先盆景必须中小型化,以适应单元居室的条件要求。大型盆景只适合庭院家庭、企事业单位和公园等处所摆设。因此盆景应以中小型为主,大型为辅的发展方向。

  再者在树种选择上应以常绿和花果树种为主。例如罗汉松、五针松等松柏类,金豆、金橘等柑橘类,杜鹃类,黄杨类,还有榕树、福建茶、九里香、赤楠、茶梅、天竹、梅花、雀梅、枸杞、胡颓子、六月雪、紫薇、柽柳等等。这些树种或一年四季碧绿苍翠,生气盎然,或花开鲜艳,喜气洋洋,或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谁见谁爱,这样盆景艺术就能适应不同层次和偏爱人群的要求。

  在盆景的栽培管理上,不但要力求简便易行,而且要防止环境污染。例如用珍珠岩、蛭石或经消毒处理的河沙代替土壤,用科学配制的营养液代替有机肥料,用滴灌代替浇水等,这不但保证了环境清洁,也为上班族和出差族人们提供了管理盆景的方便。

  在树桩盆景的造型上,不但要趋向自然,而且要众多风格同时并存。要创作出多种多样的代表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色的盆景作品,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盆景意境可以更加抽象和含蓄,而表现形式需更加完美,要自然中求奇巧,使人们在观赏时有趣味,有启发,有回味。

  在盆景造型工艺上,目前用金属丝拿弯法并非完美,因为不小心很容易损伤树皮,或金属丝陷入树皮,造成缢痕。是否可以创造一种活动硬塑模进行枝干拿弯固定。那样盆景造型变得简便,而且树皮也不会破损。

  另外树桩素材应该走出主要靠挖野桩的办法。因为挖野桩造成山区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而且许多人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野桩挖回后成活率很低,造成大量的素材浪费。应该建立盆景素材生产基地,采用播种、扦插(含大枝扦插)、嫁接、压条(含粗枝高压)技术,快速培养大量、优质的盆景素材,满足盆景创作的需求。

  我国人们在历史上就有欣赏美石、奇石的习惯,并出现许多赏石的文章、石谱和诗词等著作,形成了独特的石文化。而将树石之美结合起来的树石盆景和水石盆景,由于它们的内涵丰富,景观更加完美,许多优秀的作品犹如一幅幅情意绵长的山水画。因此,在新的世纪里,它们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不过,目前许多水石盆景只着重山石的雕琢,很少顾及植物栽植,山水壮观,但比较缺乏生气,应该着力山石的绿化,甚至将树石和山水盆景融合起来,既有山景,又有树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就更有情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应该反映生活,作为形象艺术的盆景也应如此。特别是树石和水石盆景,不但要反映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更应多多地反映现实生活。例如人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情景,炎黄子孙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大众幸福生活的描画等等。诚然,用盆景艺术这种形式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有诸多难点,但是只要充分发挥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然会创作出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

  展望21世纪的中国盆景艺术,我们充满信心,因为在新的世纪里是人材辈出、艺术繁荣的时代,只要我们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不断进取,中国盆景艺术还将在世界艺坛上展现出强国的风采。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xuan88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菊花栏目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