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科技频道 → 科技动态|园林科技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高级搜索 |
世博场馆:细节蕴藏科技之美
即使没有来世博园,你也一定对世博会的场馆建筑不陌生:澳大利亚馆的红色巨石、英国馆的蒲公英、日本馆的紫蚕……最熟悉的还是中国馆的红色斗拱以及世博轴上的阳光谷,它们已经成了本届世博会的象征。
这些建筑不光是好看而已,在它们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蕴藏着科技之美,正是科学的力量,让这些奇思妙想的建筑得以成真,让走进这些建筑的人更加怡然舒适。 【重点推荐】 新加坡馆·屋顶花园 给房子安装天然空调 世博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各个场馆的展品同时也起到了节能环保的实际作用,新加坡的“屋顶花园”就是一个例子,它让参观者欣赏到艳丽的热带花卉的同时,也能隔离外界热空气。 刚看到建在楼顶的空中花园时,每个人心中都会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它需要用土壤栽培吗?负责该馆宣传工作的杨倩女士说,土壤是培养植物的最佳原料。“屋顶花园”所用土壤都是新加坡的供货商提供的。屋顶花园的植物可以吸收热量和太阳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屋顶的温度,减少空调的耗能。根据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提供的数据,屋顶花园最多把屋顶的温度降低30℃,即使考虑到它本身消耗的能量,也可以让一幢5层的建筑在夏天节省15%的电能。 另外,屋顶花园也可以有效利用雨水。只要屋顶的高度合理,与平地上的花园相比,屋顶花园对气候和温度的需求没有发现任何差别,可以在中国推广,唯一的问题是屋顶花园需要抵挡大风来袭。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要考虑到这一点,比如要选择柔韧性好一些的树木等等。 事实上,世博园内的不少场馆都在屋顶和墙壁上种植了绿色植物。在沙特馆的屋顶就种植着花草甚至乔木,看起来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法国馆的内庭则有一个“垂直花园”,高20多米、环绕整个室内空间硕大的柱子上面种满了绿色植物,包括瓜子黄杨、细叶针茅草、玉簪等,长得十分繁茂。法国馆的设计师专门设计了一套水管系统,能够及时为植物补充水分。虽然世博会场馆的“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带有很大程度的展示意味,但这种技术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流行趋势。 【其他场馆】 中国馆 上深下浅契合光照效果 中国国家馆(简称中国馆)从外观上来看是沉稳的红色。但你知道吗,中国馆并非只有一种颜色!据项目负责人姚建平介绍,他们是从上百种红色中选出了7种。记者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中国馆在上面的红色较深,下面的红色较浅,这种区别在多云的白天看得最明显。因为中国馆的形状是上大下小的“大帽子”,光线效果势必会出现上面显得比较浅,下面显得比较深的情况,把颜色涂成上深下浅正好抵消了这种效果。 世博轴 “阳光漏斗”照亮地下层 世博轴是上海世博会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它由巨大幕布和形似喇叭的“阳光谷”两部分组成。“阳光谷”是活用了富勒发明的“球状穹顶”建筑结构。记者发现,在地下一层,当太阳的位置在南方时,阳光会照到阳光谷的北面。与此同时阳光谷的南面因为阳光谷内侧的反射,也会得到光照。阳光谷像光纤一样通过多重反射把光线导入地下,大大地增加了世博轴地下层自然光照的面积。 循环系统 世博“血脉”降温节能 降温系统从外面很难看到,但喷雾降温系统却是在世博园中可以看到的景观。大热天,走到世博轴下,突然会有一股清凉的水雾喷到游客脸上。这种喷雾设施能在15分钟内,将周边3米区域的温度降低6℃。特殊的喷嘴内部结构设计,能使液体和气体均匀混合,产生微细的液滴尺寸,主要的手段通过增加气体压力或降低液体压力。微小的液滴能够带走人体热量,又不会让人产生“湿漉漉”的感觉,达到舒适又节水的目的。 【小贴士】 ●中国国家馆 位置:A片区 队列:1小时左右 参观中国国家馆需要提前预约。预约券在安检之后的入园轧机口统一发放。如选择浦西3个出入口入园,推荐走1号门的鲁班路入口。 ●新加坡馆 位置:B片区 队列:白天半小时,偶尔1小时 新加坡馆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与花园,屋顶花园值得一看。 ●世博轴 位置:B片区 位置开阔,游人众多,也是餐饮商铺集中处,是容易走散的地方。
编辑: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