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外滩源改造规划与设计带来的思考-经验交流|园林新闻-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记外滩源改造规划与设计带来的思考
[日期:2011-02-1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圆明园路-台阁路沿着古旧的台阁路仿佛走回了过去

  教堂历经百年沧桑更添建筑魅力

  外滩源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隔岸相望

  南苏州河路即使过了百年也依然让人感受到它的美

  如果问起上海地标性建筑群,上海人会想起外滩,非上海人也一定知道外滩。外滩是历史留给上海的财富,而外滩源作为外滩建筑群的源头是其文化核心区域,修缮后的外滩源更是散发着独特魅力。

  再现昔日“源”貌

  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外滩源齐集了十几幢优秀历史建筑,这里曾经因为无序开发破坏了整体环境。如今经过改造的外滩源焕然一新,不再是风格不协调的建筑相邻,也不再是冷清死板的泊油路贯穿,取而代之的是展现原有风貌的建筑以及优雅的步行街。沿街的建筑恢复了青瓦红砖的原始面貌,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风格、现代主义、装饰艺术派等建筑风格在外滩源的建筑上得到了体现。漫步在圆明园路上,脚下踩着深色花岗岩铺成的路,感受着道路一侧绿树成荫的宁静,回头又见另一侧建筑群透出的复古气息,我们仿佛走在时光隧道上穿梭回了百年前的上海,即使你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眼前的一切也在为你再现昔日的外滩源--充满异国情调和怀旧气息。

  “源”聚故事成书

  外滩建筑群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外滩的源头就成了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不同于衡山路老建筑更显小资的异国情调,外滩源的建筑群则更显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大气。如同酒越陈越醇厚,建筑也会因历史悠长而更有魅力。外滩源的建筑多建于上世纪初,这些建筑在风雨变幻中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沉淀,于是每一幢建筑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外滩源像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那段沧桑岁月,而你置身其中就像是在品读此“书”。当你走过兰心大楼仿佛会看见戏迷进场的画面,当你注视原英国领事馆像是会再现租界景象,当你望着安培洋行是否感受到旧上海金融业在发展。在外滩源每走一步都有一个故事,值得慢慢细读品味。

  挖掘“源”有价值

  隔着黄浦江与外滩源对望的是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这是上海最能体现现代化繁华程度的区域,与复古怀旧的外滩源形成鲜明对比。对外滩源建筑外墙修缮追求“修旧如旧”,而对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则是“旧为新用”。在保留历史痕迹的同时,发掘外滩源的潜在价值是让历史建筑散发更大魅力的途径。据说改造后的原联合教堂会作为艺术展览的场所,只是想象现代艺术品在这样的历史建筑中出现就觉得别有韵味。当历史建筑发挥自身人文价值为现代社会所用时,也如同在新时代开始了新生命,继续见证历史变迁,记录城市的辉煌。

编辑:jo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