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大型蝴蝶生态园-园林绿化工程动态|园林工程-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云南建大型蝴蝶生态园
[日期:2009-11-23]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云南建大型蝴蝶生态园 蝶舞七彩乡何处不风光

1.jpg

  为花红柳绿、彩蝶纷飞的世界蝴蝶生态园。

2.jpg 

  在生态园随处可见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臭氧层破损以及空气污染和化学及放射性污染等对生物的影响的研究中,蝶类都是一种重要的参照物,蝶类在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过程中都作为一种天然指示物存在着。因此,蝶类的科学价值不容怀疑。一些并不美丽也不算稀有、又不危害经济作物的蝶类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因而也是应得到保护的类型。

  世界蝴蝶生态园是昆明市继世博园、民族村之后又一名片工程,起着保护蝴蝶资源,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世界蝴蝶生态园不仅是难得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还是世界上拥有蝴蝶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生态资源最优的世界级蝴蝶生态园。

  在彩云流转、风光旖旎的红土高原上,波光粼粼的滇池西岸,有一座静卧千年的“睡美人”山——昆明西山。远远望去,西山宛如一位美丽的女子屈腿仰卧于蓝天白云之下,体态轮廓分明,青丝飘然入水。就在“睡美人”头部右下角,一座堪称全球最大的蝴蝶主题公园——世界蝴蝶生态园镶嵌期间。

  在这座投巨资建设的蝴蝶生态园内,品种繁多的蝴蝶有了温馨家园,自然生态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为蝴蝶打造顶级家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蝴蝶的生存繁衍受到巨大影响,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少。据了解,全世界蝴蝶种类大约有1.4万~1.6万种,我国已知蝴蝶有1758种,被誉为中国“蝴蝶之乡”的云南有700多种蝴蝶。

  蝴蝶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在5天~15天,寿命最长的道帛斑蝶的存活期也只有30天左右。在云南现有的蝴蝶中,已有10多种濒临灭绝。建设蝴蝶生态园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养殖基地进行人工繁育对这些蝴蝶加以保护。

  总投资达8.8亿元的世界蝴蝶生态园,坐落于昆明市西山区黑荞母村。这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98%,负氧离子含量大于两万/立方厘米。

  走进已经开放的一期近30亩大的蝴蝶生态放飞园,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啧啧称奇。园内不但山石、水塘、绿、鲜花、曲径等一应俱全,还栽满了茶花、扶桑、五色梅、玫瑰等几十个品种蝴蝶喜爱的寄主、蜜源植物

  园内花邀蝶,蝶恋花,万千蝴蝶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煞是惹人喜爱。它们对游人似乎没有半点畏惧,有的干脆停留在人们的头发上、肩上或相机上,更有大胆的长时间停留在游客的手掌上。幼小的生命与人类如此亲近,让游客们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据世界蝴蝶生态园项目投资商——云南九彩云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镜介绍,按照规划,世界蝴蝶生态园将根据昆明的地理气候、植物植被等特点,引进世界上60%的蝴蝶品种,共计繁殖蝴蝶上亿只,蝴蝶生态放飞园蝴蝶密度将达到每平方米7只。大型蝴蝶生态养殖区、蝴蝶生态放飞园、国际蝴蝶教学科研生态馆、蝴蝶标本制作流水线等项目全部建成后,游客们还将可以参观蝴蝶从卵蜕变成虫,以及将死亡的蝴蝶制作成标本的全部过程。

  为让世界顶级名蝶落户生态园,生态园不惜重金引进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鸟翼蝶、最小的蓝灰蝶、最具抗癌活性的锯粉蝶等世界名蝶。此外,还拥有1000多种蝴蝶的标本,其中有价值36万美元的“光明女神”蝴蝶标本。生态园还在全球高薪招聘顶尖技术专家为蝴蝶做“保姆”,目前已聘用近30名技术养护人员。

  把园区生态建设放首位

  蝴蝶常常被人比喻为“会飞的鲜花”,而蝴蝶对生存环境比较挑剔,它依存于充足的氧气、自然的花香、纯净的山水。蝴蝶取食具有单一性,它不喜欢的食物绝不吃一口,必须要有特定的取食植物。这些都对建设世界蝴蝶生态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打造世界蝴蝶生态园,首要的任务就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上。

  站在高地远望蝴蝶生态园,记者看到,整个园区以原生态为基本格调,青山绿水紧相依,自然环境极其优美。为了保护植被,园区内分散建了几个停车场。游客要进入各观光点,只能靠步行或乘坐电瓶车等无污染交通工具。

  园区建设中,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态环境,还从外地购进大量大树和名贵植物,已建成了万株名贵茶花园和万株红豆杉园。梅、兰、、菊、玫瑰等植物观赏园和全国最大的树化石园也正在加紧施工。

  此外,世界生态蝴蝶园的各类建筑,无论是大门、接待用房、餐厅,甚至卫生间,在造型、用材和色彩上都讲究“师法自然”。例如,位于仙果采摘园的餐厅,屋顶用板代替了常见的水泥板,餐厅的造型也很有特点,远看像极了一段巨大的木材。

  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几乎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环境中,工匠们巧夺天工地打造出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蝴蝶生态园。

  让村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世界蝴蝶生态园的修建,不但没有改变土地使用状况,还对生态环境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给云南旅游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世界蝴蝶生态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地村民更是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2006年前,西山区黑荞母村农民经济收入还处于贫困线下。世界蝴蝶生态园项目建设开始后,云南九彩云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国家土地流转法规和土地流转合同,一次性支付了园区内农户60年的土地使用等相关费用,同时陆续吸纳了200余名村民参加园区施工、园区管护或从事旅游服务工作。

  现在,被世界蝴蝶生态园租用耕地和林地的村民家家都盖上了小洋楼,园内及周边大大小小的16个农家乐也应运而生,有的已投入营业。

  村民黄禄敏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一家6口人靠种地为生,年收入总计不到1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去年国庆节农家乐开业以来,游客不断增多,生意十分红火,今年收入至少在6万元以上。

  生态环境更好了,村民富裕了,世界蝴蝶生态园也定将更加富有生命力。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