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君子兰
科属:石蒜科,君子兰属
别名:君子兰、剑叶石蒜、达木兰等
原产非洲南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其是东北地区更为广泛,长春已将其定为市花。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根肉质,粗长,不分枝。茎粗短,高4~10厘米,被叶鞘包裹,形成假鳞茎。叶互生,宽带状,革质,深绿色,有光泽。伞形花序顶生,有花20朵或更多,直立着生;花被宽漏斗形,6浅瓣裂。花有橙黄、橙红、鲜红、深红、橘红等色,盛花期2~3月,1个花序可开放30多天,有的植株在8~9月可再次开花。浆果球形,熟时紫红色。
栽培变种有:
黄花君子兰(C.m.'aurea'),花呈黄色。
花叶君子兰(C.m.'Striata'),叶上面具黄白色条纹。
国内的传统栽培有胜利、和尚、染厂、花脸短叶、春城短叶、黄技师、芳叶和金丝兰等。国外新品种有黄花的约翰索龙先生(Sir John Thouron)和加州阳光(Yellow California Sunshine);红花的特萨(Tessa)和粉红花的萨拉(Sara)等。
同属相似花卉有垂笑君子兰,叶片较大花君子兰狭长,花茎稍短于大花君子兰,花开时下垂。
(二)习性:性健壮,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
(三)栽培管理:大花君子兰属半阴性花卉,早春、晚秋和冬季的光照对促使君子兰开花结果极为重要。家庭莳养君子兰,冬季应放在室内向阳处,春季出室后和秋季宜见半光,夏季宜放置在通风凉爽的散射光下培养,避免强光直射。君子兰的叶子生长受光照方向的影响较大,为使其叶片逐层排列整齐美观,需注意光照的方向,如果叶子的伸展方向与光照方向垂直,往往叶片生长错乱,排列不整齐;如果叶子的方向与光照方向平行,同时每隔一周将花盆转180度,这样叶片的排列就整齐美观,形成"侧视一条线,正视如开扇"的优美株型。如果花盆转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180度,也会使叶片出现七扭作歪现象。
大花君子兰喜温暖凉爽气候。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30℃以上,植株呈半休眠状态,易使植株生长不良。一般冬、春两季白天室温保持在15~20℃,夜间10~15℃为宜;夏季白天室温保持在20~25℃,夜间18~20℃为宜;秋天白天室温保持在15~23℃,夜间13~18℃为宜;越冬温度最低不要低于10℃,5℃以上生长受抑制,0℃则受冻害死亡。不同生育期要求的温度不同,播种育苗期温度达25℃则出苗快,出苗率高;幼苗期15~18℃有利蹲苗;抽箭阶段温度应高一些;开花期温度降到15℃左右则可延长花期。实验证明,君子兰昼夜最好有7~10℃的温差。
大花君子兰的肉质根发达,能贮存较多的水分,有一定的耐旱性。但不能长时间缺水,以免根、叶受害,影响新叶生长、生根和出箭。空气相对湿度70%~80%,土壤含水量20%~30%为宜。具体地讲,给君子兰浇水不能等盆土干了再浇,半干就要浇,使盆土上下经常保持湿润,则有利于生长。至于浇水量多少则应区别对待。小盆小花,气温高,通风好,蒸发快,土壤透气好者应多浇,反之要少浇;一般苗期需水少,开花期需水多;秋、冬浇水宜少,春、夏浇水宜多。春、夏需每天浇一次水,秋季每隔一天浇一次水,冬季每隔3~5天浇一次。浇君子兰最好用磁化水、雨水、雪水及活水。幼株可用喷壶浇水,直接往叶子上喷洒,但拔箭前后不能把水浇在叶片上,以防烂箭。
大花君子兰喜肥,但施肥过量会造成烂根。根据植株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季节和肥料性质,合理施用,原则是"薄肥勤施"。一般施肥方法是换盆时施底肥,春、秋、冬季每隔一个月施一次发酵后的固体肥,约每旬施一次液体肥。常用的固体肥料主要是将各种油料种子,如芝麻、蓖麻籽等,用铁锅炒熟碾碎即可施用,也可施用腐熟发酵好的饼肥(如豆饼、麻籽饼)、骨粉等。施肥量一般是:1~5片叶时每次施5~15克;5~10片叶时每次施15~30克;10~15片叶时每次施30~40克;15~20片叶时每次施40~50克;20片叶以上的每次约施50克;施肥时应扒开盆土,埋入土中2厘米,不要使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以免烧伤。常用的液体肥料,主要是碎骨、豆类、芝麻、河虾等沤制的汁液,取其上清液,对水稀释20~40倍施用。小苗施液肥,以水、肥40∶1的比例较好,大、中苗以20∶1较好。施肥时间一般以清晨为好。施肥时应沿盆边浇入,不要直接施到植株上,也要避免溅到叶片上。施液肥后应及时浇一次水,可促进肥料的溶解,以免伤根。但水量不可过大。不同季节施肥的种类有所差异,春、冬季应偏施些磷、钾肥,如麻籽、芝麻、骨粉之类,以利叶脉的形成和亮度的提高;秋季要偏施些氮肥,如豆饼水之类,以利叶片的生长。此外,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或0.5%过磷酸钙等喷洒叶面,进行根外追肥,可使幼苗长得快,抽箭多,花果大,果实也大。根外追肥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尤其是夏季经常喷洒叶面,不仅提供了君子兰生育的养料,而且还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叶面湿润又可增强光合作用,使君子兰生长健壮。
大花君子兰喜肥,根系粗大,肉质,要求盆土肥沃疏松、透气性好,具微酸性(pH值6.5~7.0),通常用腐熟马粪、腐叶土、泥炭土、腐殖土、河沙、炉渣等,根据不同需要,依不同比例配制而成。幼苗初次上盆,可以腐叶土为主,加马粪、河沙,以5∶3∶1的比例配制。二年生苗可用腐叶土4份、马粪5份、河沙1份的比例,再加入适量磷肥;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少量河沙混匀配制,另加少量骨粉作基肥。三年生苗(10~12片叶)应以泥炭土为主,混以腐叶土和河沙,以7∶2∶1的比例配制;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各4份、河沙2份混合配制,另加50克饼肥末作基肥。成龄植株盆土应调整为马粪5份、腐殖土4份、河沙1份,另加适量磷钾肥;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或炉灰渣2份混匀配制,另加50~75克骨粉作基肥则效果良好。
一般2年换盆一次,可3~4月或8月进行。换盆时除去部分宿土,剪掉腐烂的根,添加新的培养土并施入基肥。
(四)繁殖:可采用分株和播种繁殖。
1、分株繁殖:分株时间于春季3~4月结合换盆进行。宜在脚芽长到约20厘米高时进行分株,此时分株后生长较快,一般两年后可开花。若分离母株后的脚芽没带幼根,应先将其伤口涂上木炭粉,以防腐烂,然后扦插在素沙中。经常保持湿润,在25℃左右的温度下,约一个月便可生根。
2、播种繁殖:播种应在早春进行。播前需将种子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一昼夜,稍晾干后再播。播后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浇透水,上面覆盖玻璃保持湿度,放在25℃左右室温下,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注意通风换气,约经一个月左右可发芽,此后应控水并给予足够的光照。待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即可分盆培养,3~4年后可开花。
(五)病虫害:白粉介壳虫为害叶片,形成白色蜡质絮团,尤以叶子基部为甚。管理较差时可发生叶斑病、细菌性病害等,应及时摘除病叶;加强养护,保持通风环境;细菌性病害可用农用链霉素等抗菌素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