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非洲菊又名扶郎花、大丁草,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非洲菊花大色美,娇姿悦目,现已成为重要的室内装饰植物。非洲菊自19世纪80年代被发现后,首先在英国邱园用作观赏植物,并培育出非洲菊的新品种。接着法国园艺学家又选育出一批切花非洲菊品种。到20世纪80年代又在欧洲育成了供盆栽观赏的新品种。为此,非洲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日本,1993年销售非洲菊切花1.35亿支,销售额为4500万美元。韩国和马来西亚栽培面积均在77公顷。在欧洲,荷兰1995年非洲菊产值达到9340万美元,列切花的第五位。西班牙非洲菊占据本国切花产量的第四位。另外德国、波兰非洲菊产量也不少。匈牙利着重种苗生产。而丹麦以生产盆栽非洲菊为主,而且推出了许多盆栽用的新品种。
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引进橙红色单轮和深红色重瓣品种,80年代开始引入现代切花品种,最近又从荷兰、丹麦引种盆栽非洲菊品种。可以说,世界和中国在盆栽非洲菊的育种、栽培、产业化生产方面才刚刚起步,现在发展我国盆栽非洲菊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形态特征与品种】非洲菊为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细毛,基生叶多数,长椭圆状披针形,羽状浅裂,叶缘具疏齿,叶背具长毛。头状花序单生花拳顶端,舌状花1~2轮,橘红色,条状披针形。常见栽培品种有桑巴(Samba),花半重瓣,金黄色,本系列还有4个颜色。节日(Festival),花色有黄、粉、玫瑰红、鲜红、橙红、白、橙黄等16个花色,本系列种子发芽率高、花葶短,开花早、栽培容易,是盆栽非洲菊中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种。化装舞会(Masquerade),花色有白、黄、红等6种,花心具黑眼。健壮巨人(RobustGiant)系列,花有红、黄、粉、橙、白獭双色等,花径12~15厘米。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重瓣非洲菊(G.jamesoniivar.plena),花重瓣,具几个辐射状排列的舌状花。绿叶大丁草(G.viridifolia),叶倒卵形,绿色,花茎长,花像雏菊,花色从白至粉红、淡紫、棕色。
【生物学特性】非洲菊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14~16℃,开花适温不低于15℃,冬季休眠期适温为12~15℃,低于7℃则停止生长。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自然日照的长短对开花数量和花朵质量没有影响。喜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和pH6~7的微酸性土壤。切忌黏重土壤,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也能生长,但在碱性土壤中,叶片易产生缺铁症状。
非洲菊的花期调控比较容易,只要保持室温在12℃以上,植株就不进入休眠,能继续生长和开花。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分株、扦插和组培繁殖。
播种繁殖:非洲菊为异花授粉植物,自交不孕,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播种繁殖常用于育种。春播3~5月,秋播9~10月,最好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发芽适温18~20℃,播后7~10天发芽,种子发芽率为50%左右,种子寿命短。盆土过湿,易罹病倒苗。播后60~70天、苗具2~3片真叶时移植10厘米盆。定植后2~3个月可见开花。
分株繁殖:3~5月进行。先托出母株,把地下茎分切成若干子株,每株子株须带新根和新芽,盆栽不宜过深,根芽必须露出土面。不带根的新芽,则难以成活。
扦插繁殖:将健壮植株挖出,截取根部粗壮部分,去除叶片,切去生长点,保留根颈部,种在泥炭中,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70%~80%,从根颈部会长出叶芽和不定芽形成插穗。一株母株可反复剪取插穗3~4次,可采插穗10~20个。插入沙床中,约3~4周可生根。当年扦插的新株当年能开花。
组培繁殖:目前荷兰、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采用叶片、未受精胚珠、花芽、茎顶、根茎等材料作外植体。芽分化培养基用MS培养基加2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0.5毫克/升吲哚乙酸。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基用MS加10毫克/升激动素,长根培养基为1/2MS加0.03毫克/升萘乙酸。非洲菊外植体诱导出芽后,经过4~5个月的试管增殖,就可以繁育成批试管幼苗,并投入规模生产。
【栽培管理】非洲菊根系发达,盆栽需用 肥沃、疏松和排水好的腐叶土或泥炭土。生长期应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易发生烂根现象。每半月施肥1次,花芽形成至开花前增施1~2次磷钾肥,也可在生长期使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
非洲菊是喜光性植物,盆栽必须安排在光线充足位置,这样叶片生长健壮,花梗挺拔,花色鲜艳。光线不足,叶片瘦弱发黄,花梗柔细下垂,花小色淡。
冬季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注意保温和通凤,随时启盖草帘。浇水时应注意叶丛中心不能着水,否则易使花芽腐烂。
【病虫害防治】非洲菊在室内盆栽时常发生枯萎病、叶斑病和白粉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有红蛛蛛和蚜虫危害叶片和花茎,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防治。
【产后处理】非洲菊盆栽观赏已成为新潮。用它摆放窗台、阳台和宾馆大堂、茶室,不仅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而且花开不断,观赏期长。盆栽也可点缀庭院、草坪边缘、花坛,倍觉幽雅悦目。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