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植梅历史悠久,20世纪后叶,开始进入鼎盛期,梅花栽培的规模与技术均有了迅猛发展,梅花新品种也在大增。中山陵梅园于1989年又系统全面地开展了梅花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主要采用手段有芽变选种、实生苗选种等。至今,在培育的新品种中已有30多个进行了国际登录,为南京市梅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芽变选育新品种
芽变是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的源泉,它既可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也可直接从中选出优良的新品种,是选育新品种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我国在宋朝就有用芽变选种的方法来改进品种的记载。如欧阳修在《洛阳牡丹》“……本是紫花,忽于从中特出绯者,不过一、二朵,明年移栽他枝。洛人渭之转枝花,故其接头尤难得”。
多年来我们细心观察每株梅树,一旦发现一个变异,那怕最微小的细节,立即取下具有变异性状枝上的芽,高接在成年梅树上,后经几代繁殖,选择变异性状稳定的植株蔌枝条,扩大繁殖,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新品种。现已有7个以上通过芽变选育的新品种进行了国际登录。这些品种的母本原先就具有优良品种的特性.而变异后代则更奇特,观赏性更突出,下面叙述这几个品种的主要观赏性状。
1.“锦枝东云”(朱砂型):系从母本“东云”芽变选育出来。小枝绿底色,呈黄红相间条纹,新生木质部呈红色。单瓣花,花色淡红,花径2.5era。枝条洒金为朱砂型中的一个奇特品种,2002年进行了梅品种国际登录,2005年中国第九届梅展中荣获优良新品种奖。
2.“锦翻朱砂”(朱砂型):系从母本“翻瓣朱砂”芽变选育出来。小枝绿底色,呈黄红相间条纹,叶片全绿或黄绿相间。新生木质部暗淡红。花瓣重瓣,15枚左右。花深红色,枝条洒金,是朱砂型重瓣花中一个稀有品种,目前未见任何有关报道,2006年进行国际登录。
3.“锦枝绿萼”(绿萼型):系从母本“台阁绿萼”中芽变选育出来。小枝上有暗绿色和黄色,或全枝暗绿色。重瓣(25?33枚),花白色,花心常呈台阁状,是一个绿萼型的罕见奇特品种,于2006年进行梅品种国际登录。
4.“长蕊绿萼”(绿萼型):复瓣花,花绿白,花形为浅碗至碟型,花蕾卵状扁圆,柱头外露较长,奇特,系小绿萼中一个变异品种,已进行了梅品种的国际登录。
二、实生选育新品种
实生选种是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果树及观赏花木的育种途径。据统计美国1929一1972年期间选育723个苹果品种中,通过实生选种获得的新品种有295个之多。中山陵梅园从90年代初全面开展了实生选种工作,每年采收重瓣的天然授粉梅花种子.单独播种,精心管理,目前已有20余个新品进行了国际登录。下面是几个新品的重要观赏性状。
1.“深红宫粉”(官粉型):新生木质部绿白花色,着花繁密,花径:平均2.
2.“早花夏衣”(朱砂型):新生木质部暗红色,花蕾玫红色,单瓣花,花色紫红,花心部色较深,花丝酒红色.花药红褐色:2005年12月底就见花,初花期比“夏衣”提早半个月左右,为优良品种。系“夏衣”实生选种所得。
3.“皱瓣垂枝”(残雪垂枝型):小枝下垂,重瓣花,平均花径2.
4.“单红绞”(洒金型):花蕾桃红色,单瓣花,花态碟型,不整齐,开足外翻;花色:全树花朵水红色,上有洒金条纹,成为单瓣洒金型一个奇特品种(一般单瓣洒金型的花色正反面以白为主,粉红、半边粉红,白色洒红条纹),系“无类绞”实生选种所得。
三、从资源调查中选育新品种
中山陵梅园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解放后种植面积不断在扩展,品种也随着增加。八十年代中期从日本引进梅花树,品种增到百余个。九十年代初期又扩建新梅园,从苏州吴县购进一批梅花树,同时也陆续不断地从外地引进梅桩和梅花枝条。因此,梅园的梅花品种及种质资源极其丰富。
在选育新品种时,有目的地选择具有节问短、花芽着生繁密、花朵观赏价值较高等这些优良性状,特别适宜制作梅盆景的品种,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百姓爱梅花,更爱矮小、微型盆景,可单盆置之在几案或博古架上,玲珑可喜,引人人胜,但目前由于品种及栽培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小盆景难于普及,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我们从丰富的资源圃中寻找适合的梅品种材料,通过品种调查及初选单株一年生嫁接苗当年花芽显现情况,初步筛选了一批适合做矮小盆景的梅品种材料。另外还筛选出一批作为加长梅花山梅花观赏期的早、中、晚优质品种,部分还通过了国际登录。下面简略介绍几个新品种的主观赏性状。
1.P22(官粉型,暂未定名):平均节间0.
2.“苏红”:着花繁密,花期早,一般2月初见花,花期25天左右,花重瓣,花色深红,花丝长于或等于瓣长,挺拔,花清香,花姿艳美,良种。从苏州吴县引进的梅花树中选出。
3.“晚绿萼”:树冠较高大。开花期晚.
总之,梅花育种有多方面的途径,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梅花课题组的专业人员更加增添了信心。由于梅园全年开放,因而在品种的人工授粉、套袋等环节容易受到不利的人为干扰,在人工杂交育种方面尚显薄弱,有待于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改进,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梅花新品种。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