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再生的性质,能够根据自身的遗传特点不断繁殖后代,以更新种群、延续种族。但是任何生物的繁殖必须满足其必要的条件,人们要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必须保护生物及其再生条件,如果采取掠夺式的过度索取,资源将会受到破坏,甚至难以恢复。因此,要利用必须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合理的利用。
(一)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可以说人类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生物资源。另外,生物资源还提供多种工业原料,药用生物资源与人类卫生保健事业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资源除直接和人类生活以及生产建设有关以外,在保持生存环境的稳定、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森林在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改善陆地的气候条件上起着重大而不可取代的作用。具体地说,森林的生态效益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大气、防治污染等。毫不夸张地说,森林的生态效益(或称环保价值)大大超过它的直接产品的价值。据统计,日本有森林3.75亿亩,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68%,在一年内贮存水量为2300亿吨,防止土壤流失量57亿立方米,林内栖息鸟类有8100万只,森林提供氧气5200万吨。按规定单价计算,其总价值相当于日本1972年全国的经费预算。芬兰森林的环保价值为53亿马克,而木材价值不及其1/3。美国的某些地区森林的环保价值为其木材及林副产品价值的3倍。
由于多种原因,世界各地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物种明显减少,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等组织编写出版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种内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复合体系,它们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生命资源的总汇,是未来农业、医学和工业发展的生命资源基础。有鉴于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履行国际公约,推动了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
1.森林资源 据估计,原来地球上森林面积有76亿公顷,当时森林对陆地面积的覆盖率为60%。远古时代以来,刀耕火种开始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森林被大面积地砍伐,代之以农田牧场和人类定居地。在人类文化的发源地,如地中海盆地、印度河谷、中国的黄河流域、墨西哥等地的森林遭受大规模的破坏。开发较晚的大陆如北美,当第一批殖民者到达时,美国的大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之间约有1.7亿公顷森林,目前只剩下0.1亿公顷。现在世界森林大部分是次生的,只有未开发的温润热带及不适于耕种的寒冷地带尚保留大面积森林。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林地38.26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8.5%,木材总蓄积量为3388亿立方米(表6-5)。
上表说明,森林资源在各地分布极不均匀,反映了各地区的气候、人口密度及森林利用的巨大差异。前苏联具有最大的森林面积,加上加拿大与美国的森林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0%。各地区森林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从历史上看,温带森林减少最快,寒带针叶林次之,热带森林最小,但近几十年来情况剧变,由于人工造林的结果,温带森林有所增加,而热带森林却迅速减少。
在世界上多数地区来说,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木材和薪柴。近些年的资料说明,全世界的木材采伐量在稳步增长,1963~1983年世界木材产量从18亿立方米增加到30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木材产量为14亿立方米,占原木总产量的46%,主要来自美、加、俄三国,南美和亚非的工业木材产量也有显著增加。薪柴在发展中国家占很大比重,其数量超过工业用材量,在63个国家中有60%以上的居民靠薪柴做饭、取暖。目前砍伐森林最严重的是西非和南美一些国家,这些国家森林砍伐速度为世界平均速度的数倍。当然也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对森林有良好的保护和管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上只有25%的森林得到认真的管理。
造林和森林更新在森林资源的管理上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约有1400~1500万公顷重新营造或更新的林地。进行大面积造林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但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工造林数量仅为森林砍伐量的一小部分。
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目前森林面积仅1.1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9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1.3%),人均林地面积不足2亩,木材蓄积量不到10立方米。而且用材林面积缩小,森林蓄积量减少,森林质量下降。我国很重视植树造林,70年代以来人工造林面积迅速增加,80年代中期累积造林1300多万公顷。在人工造林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我国每年植树面积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造林面积的总和多5倍。
2.草场的利用全世界牧场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一半,包括草原、草甸、疏林、荒漠、冻原及人工草地等。所生长的牧草和饲料植物,为当地牲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料,并起着保持水土的作用,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全世界有牛、羊等草食家畜约30亿头,80~85%的饲料是由牧场提供的。
牧场的状况是由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以及管理水平决定的。总体上讲,欧洲和美国的牧场状况较好,生产力较高;而非洲、亚洲的部分地区就较差,不同程度地出现土壤侵蚀和草场退化现象。我国的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有三分之一退化、沙化和土壤侵蚀,牧草总产量80年代比50年代下降30~50%。
草地承载力或称载畜量,即单位面积牧场能持续饲养的牲畜数量。它决定于牧草的生产力、维持正常更新前提下的可食产量和牲畜的种类及利用方式。为了确定合适的承载力,许多国家进行了放牧强度试验,试验的结果说明,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状况有显著不同。放牧强度过大,除引起草本植物种类组成变化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尤为明显。从美国长期放牧试验结果(表6-6)可以看出,只有在适度利用下,草地才能保持稳定高产。过度放牧虽可带来短期的增益,但却造成永久性的资源破坏,世界各地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放牧。因此,只图眼前利益而无休止地增加放牧强度,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对于维持草地资源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态环境都是不可取的。
3.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成员,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植物而生存,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群落内部是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因此具有良好植被的地区,动物资源必然丰富,如果植被受到破坏,动物将失去栖身之地和食物来源,种类和数量都将下降,甚至灭绝。
世界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高等动物加上昆虫在内,估计有百万种以上,它们曾经为人类的进化历史和创造文明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下降,而且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据统计,自1600年以来,在总共4226种哺乳类中,已有36种绝灭(0.85%),120种濒临绝灭(占2.84%);在已知的8684种鸟类中,已绝灭的有94种(占1.09%),濒临绝灭的有187种(占2.16%)。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资料,自1850年以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类绝种,并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面临绝灭的危险。濒临绝灭的动物中还包括190种两栖类、爬行类和80种鱼类。据分析,造成动物濒危和绝灭的因素有:栖息地的破坏(占30%)、商业狩猎(占21%)、引进外来物种(占16%)、体育狩猎(占12%)、防治有害动物(占7%)、食物狩猎(6%)、玩赏动物贸易(5%)、迷信活动(2%)及污染(1%)。其中人为因素造成动物绝灭的占绝大多数,尤其是栖息地的破坏和狩猎。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动物资源相当丰富,脊椎动物有37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数的10%左右。由于上述相似的原因,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呈下降趋势,有的种类已处于绝灭或濒危状态。例如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野马、豚鹿、白臀、叶猴、冠麻鸭等10多种珍贵动物已经绝灭或基本绝迹。另外尚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海南坡鹿、东北虎、华南虎、亚洲象、野骆驼、白鳍豚、朱?、黑颈鹤、黄腹角雉、扬子鳄等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绝灭。我国已参加《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它规定保护的有700多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和亚种,我国就有100多个种(类)和亚种,占1/7。
[分页-landscape]
(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
1.资源现状的调查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必须首先调查各物种的分布、生境、数量、致危原因及利用现状等,并建立物种的档案资料。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红皮书,对受威胁的物种划分为灭绝、濒危、渐危、稀有、未定等级别,汇编各地区的濒危物种名录,制定拯救保护计划,并予以实施。
2.制定法规首先要颁布狩猎法,以法律形式来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狩猎法的主要内容是对狩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加以限制,规定狩猎时间和季节,以及各种捕捉的器械、渔捞工具的规格等。这些限制又可按照资源量的多少而适当调整,以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能促进资源的再生增殖。决不能仅根据市场需要和价格来调节猎取量,而应该按生态学原理来指导生产。
1988年11月8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这是建国30多年来第一部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法律文件,其目的在于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以维护生态平衡。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公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规定了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列有一级保护动物95个种和类群,二级保护动物161个种或类群,其中的一些类群包含了某些属甚至目的所有种,因此实际包含的物种在300种以上。
3.限制贸易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自由贸易促使偷猎和违法狩猎现象在各地泛滥,造成了野生动物资源的极大破坏。为了限制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1973年3月3日在华盛顿缔结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参加国一致通过了一个野生动物名录,凡列入该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除非经过特别批准和发给证书,否则一律不许进行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我国已于1980年12月25日正式参加该公约,并已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监察机构,1981年4月在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的贯彻实施对全世界的野生生物保护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发展自然保护事业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珍稀、濒危和本地特产种类的生物资源以及保护不同生态类型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而划出的一定空间范围而加以保护的地区。这对于保护、恢复和发展生物资源、保存自然历史遗产,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科学文教事业和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即黄石公园。我国于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即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要目的。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606个,总面积约400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6个,长白山、武夷山、鼎湖山、卧龙、梵净山和锡林格勒草原等6个自然保护区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在自然保护区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共611种,其中野生动物257种,野生植物354种。大熊猫、麋鹿、扬子鳄、丹顶鹤、蓝马鸡以及金花茶、银杉、珙桐、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等一批珍稀濒危动植物已人工繁殖成功。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对保留自然本底、贮备物种、保存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