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或不良的气象、等非生物因素使林木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的病理变化。可导致生长不良,产量、质量下降,甚至引起林木枯死和生态条件的恶化。
概况
病害毁灭大片的事例在林业上时有发生。如自1904年前后板栗疫病(Endothiaparasitica)传入北美后,不到40年时间便摧毁了相当于5400万亩左右的美国板栗纯林,使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很难继续用于。20世纪初在北美流行的松疱锈病曾使该地区的美国五针松大量死亡,至今仍无妥善防治办法。这一病害自50年代以来,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见)人工林中也不断蔓延,有的林分死亡率达40%以上,并有日渐扩展的趋势。除经济损失外,森林病害对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也值得重视。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许多大城市因行道和庭园的感染榆荷兰病而使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森林病害的研究在德国开展较早。1874年德国人R.哈尔蒂希发表的《森林病害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森林病害的专著。其他如英、美、日、俄等许多国家的林病研究工作大多开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在欧美各国流行并造成重大损失的松疱锈病、板栗疫病、榆荷兰病等几种毁灭性病害,促进了对森林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林病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在病害生态、生理、预测以及抗病育种和其他防治理论、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的森林病害研究和防治工作开展较晚,50年代中期才开始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生产性防治工作。
致病因素
由寄生性生物所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称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的非生物因素所致的病害无传染性,称非侵染性病害(见)。
引起林木病害的生物主要有病毒、类菌原体、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中的80%以上,历史上森林的许多毁灭性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细菌对森林的为害远比真菌轻,已知的严重细菌性林木病害只有杨树细菌性溃疡病(Xa-nthomonaspopuli)、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等少数几种。病毒主要侵害阔叶树种,引起花叶病和枯斑,但很少为害裸子植物。类菌原体于1967年首先发现于、等植物的韧皮部细胞中,现已知它能引起几十种木本植物的病害,其中包括泡桐丛枝病、枣疯病、美国榆韧皮部坏死等。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过去认为是病毒引起的许多林木病害多与类菌原体有关。森林中最重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为桑寄生、槲寄生和油杉寄生。它们寄生于林木枝干上,可引起肿瘤、枯枝或全株枯死,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和为害尤大。线虫侵害苗木和林木根部,引起肿瘤,或侵入输导组织引起枯萎。各种病原物侵入林木后,即在体内扩展,其中多数都只导致局部性病害,有些如病毒和类菌原体等则往往扩及全株,造成系统性病害。病原物在自然界主要依靠风、雨和昆虫等外力进行传播。有些病原物如桑寄生的浆果为鸟类所喜食,种子经鸟类消化道后仍能保持正常的萌发能力,因而能随鸟类传播。
导致林木病害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过低的、旱、涝、盐碱及土壤中缺乏某些必需的营养元素等。此外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病害也日渐增多。钢铁厂、煤油厂、炼铝厂、焦化厂等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是最普遍的空气污染物,林木受氟和硫化物毒害后,首先是叶部边缘和尖端出现褐色或红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大,严重时引起落叶,甚至全株枯死(见)。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由于致病机理不同,在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防治方法上都有原则差异。但二者又往往互有联系,相互影响。罹侵染性病害侵染的林木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低,被不良环境因素削弱的树木也更易于受寄生物的侵袭。中国华北地区从1979年开始的干旱,使油松的抗病力大大降低,导致1982年枝枯病(Cenaniumferruinosum)大流行,中、幼龄林大量枯死,即其一例。
常见森林病害
森林病害种类繁多,但经常造成严重损失的却为数有限。据中国对主要造林树种病害种类调查的结果表明,属于这一类的病害不过百种左右,其中主要有:
①幼苗猝倒病(立枯病)。是中威胁最大的病害,几乎见于所有苗和育苗,针、阔叶树种均可感染。出土一个月之内的针叶树幼苗最易受害,未木质化的幼苗受侵袭后迅速,木质化的苗木根系腐烂,地上部枯死。病原主要是丝核菌属(Rhizoctonia)、镰刀菌属(Fusarium)和腐霉属(Pythium)的一些种。寄主范围很广,对环境适应性强,能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不易根除。前作为棉花、、瓜类等农作物时,土壤中病菌积累多,苗木易发病;出苗期间多雨、灌水过多,苗床低洼、土壤粘重、不良时也能促其发病(见)。
②松类疱锈病。为害各种年龄的松树,以幼树受害最重。病菌先侵染针叶,然后由针叶进入枝干,所以凡生针叶的枝干均可能发病。被害枝干的症状因病菌种类的不同而表现为肿瘤、梭形肿大或溃疡。春、夏季病部皮层开裂,出现黄色疮状物,疮破后散出大量黄色粉末,即病菌赖以传播的孢子。病原是真菌中的锈菌,约10余种,主要属柱锈属(Cronartium),其中以茶子柱锈菌(C.ribicola)和梭形疮锈菌(C.quercuum)为害最大。美国五针松、白山松、红松、糖松等五针松类对茶子柱锈菌高度感病,瑞士五针松、新疆五针松等抗病性较强。五针松疱锈病流行于欧洲、北美和亚洲东北部地区,曾造成欧美大片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毁灭。50年代以来日本有的地方用美国五针松营造的人工林因罹此病而失败。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幼林和南朝鲜的美国五针松人工林也因此病而受严重损害。梭形疱锈菌为害两针松类,主要流行于美国南部的湿地松和火炬松林,被害幼苗多枯死,幼树主干受病后形成梭形肿瘤和溃疡斑,生长不良,且易风折。柱锈属真菌都是转主寄生菌,没有中间寄主便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见)。
③烂皮病。见于各种针、阔叶林,多由真菌引起。被害枝、干的树皮局部变褐、发软,最后坏死、干裂或下陷,枝干被病斑环绕一周后枯死。如林木抗病力增强,病斑外围可形成愈伤组织,限制病菌扩展。板栗疫病是最严重的森林病害之一。病菌可能原产于亚洲,19世纪随引种亚洲栗类苗木而传入美国。由于当地原产的美国板栗对此病极其敏感,造成病害大流行,损失惨重,至今未能恢复。此病在欧洲造成的损害较美洲轻。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栗林中虽也有此病发生,但因所栽栗类具有较强抗性,受害很小。病菌主要通过细小伤口侵入,在枝干上引起典型的烂皮病斑,剥开病皮可见扇形菌丝片。
④枯萎病。林木受病后,起初往往是日间呈萎蔫状,夜间因蒸腾量减少而暂时恢复。病害进一步发展则呈永久性枯萎。旱、涝、真菌和细菌等各种因素都可引起。真菌或细菌侵染维管束后,因机械堵塞作用使水分不能正常输入枝叶,或由于病菌分泌有毒物质使林木中毒而枯萎。榆荷兰病是最著名的林木枯萎病,因对此病的早期研究主要在荷兰而得名。病害症状初现于树的嫩梢或嫩枝,叶片萎蔫,嫩枝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大枝。全株1~2年内枯死,较小植株则可在感病后数周内即枯死。病枝横断面的外层年轮上有许多黑点,排列成一个环圈,是此病症状的一个重要特征。病菌主要由大棘小蠹和榆波纹棘胫小蠹等昆虫传播。此病自1918年在法国发现以来,先是流行于欧洲,30年代末传入北美,数十年内毁灭了大量的庭园树和。自1970年至1975年止,仅英格兰因病死亡的即达1720万株以上。迄今中国尚未发现此病,是重要检疫对象。
⑤林木受害后局部枝条丛生有如鸟巢见于多种针、阔叶树种。
⑥叶斑病。在森林中极为普遍,种类复杂,但一般不酿成严重灾害。受害叶片上出现坏死枯斑,大小、形状、颜色因病害种类而异。严重发病时提前落叶,林木生长量下降落叶松早期落叶病(Mycosphaerellalari-cileptoleppis)是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人工落叶松林的重要病害。病菌每年6月开始侵害针叶,病叶上生1至数个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红褐色斑段。8月中、下旬即大量落叶,约比正常树木提前30~50天。病菌在落叶上过冬,次年再侵害新叶。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见)和朝鲜落叶松为感病树种;日本落叶松较抗病。此病大多由真菌和细菌所致,由风或风雨传播,蔓延很快。一般采用喷洒化学药剂方法进行防治。
⑦立木腐朽。是各种成、过熟林分最突出的病害。在中、幼龄林中虽然也有发生,但一般为害不重。此病具有多年延续的特性,树木一旦受到侵染,病菌便在体内逐年扩展,所致腐朽的程度随林龄的增长而加重,直至林分自然更替。在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成、过熟原始林中,腐朽株率一般高达50%以上(见)。
林病防治
对森林病害宜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目前防治措施主要应用于苗、幼林、经济林、、风景林及庭园绿化树木。原始森林和一般成林由于林木高大、面积宽,且往往地处偏远,很难采取专业性防治措施。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检疫(见)、营林防治、和选育抗病树种等。其中,营林防治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持林木旺盛的生活力,是防治病害的根本措施。其主要内容有适地适树营造、适时抚育、清除病树和受病枝叶等,而及时发现和清除病害发源地尤为防止病害蔓延的关键。山火、、随意刮皮等是引起林木机械损伤、导致病菌从伤口侵入的重要诱因,应当禁止或加以限制。此外,清除林地和苗周围锈病菌的中间寄主,在一定条件下可收到防除林木锈病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以营林为基础,结合其他措施,相辅相成,可收到防止灾害,最大限度保持生态平衡的功效。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