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草坪草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http://www.chla.com.cn 2008-07-21 来源:《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作者: 发表评论(0)

  1.分布

  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非洲、欧洲。

  2.主要寄主植物

  草地早熟禾、雀稗、狼牙根、匍匐剪股颖、紫羊茅、苇状羊茅(高羊茅)、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节缕草等。

  3.经济重要性

  草坪草褐斑病又称大褐斑病或夏枯病,是一种重要的草坪草病害。该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冷、暖季草坪中都有发生,尤其在美国、加拿大、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日本发生非常普遍。该病具有病原物复杂、发病率高、传染迅速、危害严重、和反复发病等特点。该病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能侵染大部分禾本科植物,包括所有坪用冷、暖季禾本科草。当条件适合时,该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毁灭草坪。

  草坪是园林绿化的主要地面覆盖物,既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同时又具有净化空气、消减噪音的功能。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草坪草的品种引进越来越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草坪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的养护管理水平低,草坪草褐斑病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地片达50%以上,影响了绿化美化成果。

  4.症状

  感病草坪上出现形状不规则或略呈圆形(直径可达1m)的褐色枯草斑块,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的快,致使枯草斑呈环状或蛙眼状。病斑最初通常为紫绿色,后很快褪绿成浅褐色。空气湿度很大(尤其是早晨)时,病斑会形成深灰色、紫色或黑色的边界,宽度1~5cm的“烟圈”。“烟圈”由已枯萎和新近感病的叶片组成,叶片间分布大量菌丝。这是褐斑病鉴定过程中非常有用的他特征,但随着叶片的干燥,该特征会很快消失。

  在修剪较低的草坪上感病草坪草呈水浸状、颜色变暗,后期褪色成浅褐色。在修剪较高的草坪上,感病草坪草的褪色及萎陷常造成大块褐色或黄色的病斑,与周围的健康草坪相比,感病草坪常呈凹陷状。

  草坪草褐斑病发生在叶片、叶稍和根部,病株根部和根茎部变黑褐色腐烂,肉眼可见白色菌丝。叶鞘上生褐色菱形、长条形病斑,多数病斑长0.5~1.0cm,有的长达3.5cm以上,严重时病斑可绕茎一周,初期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变黑褐色。严重时整个病茎基部变褐色或枯黄色,病株分蘖多枯死。叶鞘病斑上多附有红褐色不规则形菌核,易脱落。叶片上病斑菱形、椭圆形,长1.0~4.0cm,内部青灰色,呈水浸状边缘红褐色。苇状羊茅叶片上病斑多数不规则,边缘褐色。早熟禾病斑多为长圆形,由的品种初为菱形,后长圆形,与叶同宽,边缘橙黄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在潮湿条件下,叶鞘和叶片病变部位着生稀疏的褐色菌丝。

  5.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能以腐生菌丝或菌核的方式在土壤中度过不良环境,也能在寄主植物残体中以菌核或腐生菌丝、休眠菌丝的方式存活。菌核分散在枯草层或表层土壤,在寄主植物根部经常能发现。菌核抗逆能力很强,即使连续萌发数代之后也能存活多年。菌核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40℃,最适温度为28℃。当条件适合时,菌丝利用储存的营养物质,从休眠结构中萌发出来。叶片分泌物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菌丝的发育。菌丝通过气孔或伤口侵染寄主叶片。菌丝也能通过侵染垫层或裂片状的附着胞直接侵入植物体内。体内、外的菌丝能使寄主植物组织迅速衰败、褪绿。

  立枯丝核菌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生存,在草坪草适宜的酸碱范围内,其生存更是不成问题。但氢离子浓度和肥力水平能影响褐斑病的发生。当天气湿热且草坪草叶片上由自由水存在时,褐斑病发展非常迅速,小病斑能在12~24小时内愈合成大病斑。适宜发病的时间延长会导致感病植株死亡。通常,该病原菌仅危害草坪草叶部,根茎和根部仍然存活着,当发病条件消失时,草坪草能稀疏地恢复生长。种植时间较长的草坪、枯草层厚的草坪,菌源量较大,草坪发病重。低洼潮湿、排水不畅或种植密度大的发病严重。

  6.防治措施

  在产地检疫中,对发病的草坪,可在5月上旬至8月下旬,夜间温度达到19~21℃时,就应该对草坪草进行药剂喷洒以预防褐斑病。在白天温度高于28、夜间温度也较高且空气湿度也较大时,喷药的时间间隔期为5~7天;当发病条件非常合适或用于治理褐斑病时,喷药的间隔期可缩减到3天;当夜间温度低于18时,喷药的间隔期可延长到7~10天。使用40%菌核净、70%代森锰锌、50%扑海因等,均用1000倍液喷雾。也可在褐斑病症状开始表现时在干燥的草坪上以4.9kg/hm喷洒熟石灰,间隔24h后浇水,每3各星期喷洒一次。

  加强草坪管理,清除病残体,平衡使用氮、磷、钾肥,避免炎热高湿时施肥、剪草。

  及时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侵染源,改善通风条件,避免大水漫灌,早晨浇水比晚上浇水能更好地预防褐斑病。

分享到:
编辑:Aggie
有关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