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灰霉病的防治

http://www.chla.com.cn 2008-07-23 来源:江南园林植物保护网 作者: 发表评论(0)

  灰霉病是危害多种园林观赏植物的一种病害,尤其在温室郁闭的环境下,更易发病,为害多种温室花卉。

    其寄主范围广及天竺葵、蝴蝶兰、香石竹、仙客来、金边富贵竹、瓜叶菊、百合花、一品红、海棠类等。它不仅能侵害植物的叶部,还能危及根、茎、花等各个部位。

    该病的明显特征是病部会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例如:对一品红,主要侵染叶片、嫩茎和花器等部位。如患病在叶部,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处,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病组织变成褐色至黑色,并能出现腐烂现象,后期病部表面形成一层灰色至灰褐色霉层;茎部感病后会出现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后期病部软腐;花器被侵染后,病部变褐色腐烂,后期病花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会形成灰褐色霉层。患病的天竺葵则可出现花枯、叶斑的插枝腐烂等征状。花部受害时,通常中部小花最先受到侵染,花瓣边缘变褐色。红花品种患病后,花色会变得更深一些,并导致花腐和花朵提前枯萎、干枯和脱落。环境潮湿时,病部同样会长出灰霉层,腐烂的小花粘结在一起。烂花瓣掉在叶片上,会引起叶斑和产生水渍状不规则褐色斑,软腐,并产生灰霉层。后叶片变干皱缩。茎或叶柄受害,形成水渍状无边缘的褐斑,迅速向上下扩展,导致软腐。带病的插枝在繁殖期腐烂更快;温室栽培的香石竹也极易患灰霉病,它主要发生在褐花阶段的香石竹上,发病部位通常在花瓣和花蕾上,有时也可发生在茎、叶部。花部发病初期花瓣边缘出现淡褐色小点,呈水渍状,花瓣常常伴有灰色的菌丝体,在潮湿的条件下还会造成花器腐烂。上边可见灰褐色的粉状孢子层。最后造成整花枯死。枯死的花会残留于植株上,当花蕾上发病时,出现水渍状不规则形斑点,后发软腐烂,花便不能正常开放;仙客来受该病侵染的主要部位在叶片、叶柄、花梗和花瓣。叶片发病时,先使叶缘呈水浸状斑纹,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造成全叶变褐干枯或腐烂;叶柄和花梗受害后,发生水浸状腐烂,并伴有灰霉。在湿度大时,各发病部位均会形成明显的由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组成的灰霉层。蝴蝶兰灰霉病通常在花上发病。起初在花瓣上产生水浸状的小斑点,小斑慢慢扩大为圆形病斑。病斑融合可形成大型病斑,引起花枯。随着花朵受害而即将脱落时,斑点数目亦随之增加。仔细检验病部,可发现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孢子。富贵竹患灰霉病后,自叶尖和叶缘产生不规则水浸状病斑,冬季温度高时,病斑会逐渐扩展,呈灰褐色,严重时大部分植株可毁于此病。病部生有灰色霉层。秋海棠经灰霉病菌侵染后,病状常发生于叶和花上,在叶上发病时从叶缘开始,产生褐色或红褐色病斑,表皮出现灰霉导以;在花上发病时,则会出现枯萎、褐变等征状。

  灰霉病的病原生物系真菌的半知菌类,以菌核在土中越冬,或以菌丝体在被害部越冬。第二年春,当气温达摄氏20度左右,空气湿度大时,产生分生孢子。孢子成熟,随风雨飞散传播,在叶缘木求鱼、叶柄、花瓣等处发芽侵染寄主组织,不久形成病斑,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飞散而反复侵染。一般在温室栽培的环境条件下,空气湿度大,温度适宜,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且能整年反复侵染为害。

  防治方法:

  1 灰霉病的盛发与环境的郁闭有密切关系,保持通风透光的栽培环境可减少发病。

  2 提高植株的生长势,可有效地增加植物的免疫力,所以应加强养护管理,及时清理温室和圃地,避免造成伤口,可减少侵染和发病。

  3 应注意防治于发病的早期,如发现少量发病时,应及时去除发病的叶、花,集中烧毁,以制止病态的扩展蔓延。

  4 在春夏多雨季节和温室的环境下,空气温湿度适宜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应及时、定期喷施波尔多液、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以制止该病的盛发。

  5 当大面积发病时,温室或大棚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施药防病。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熏3-4小时;粉尘法于傍晚喷撒10%灭克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次1000克。

  6 连年盛发的温室,应轮栽不会感染该病的花卉,必要种植时,应事先用甲醛密闭熏蒸进行彻底消毒灭菌。消毒处理结束后,必须待药物充分散发后,始可将花卉运进温室内。

分享到:
编辑:Aggie
有关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