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洛阳牡丹奥运会后将花开国际

http://www.chla.com.cn 2008-08-20 来源:洛阳晚报 作者:谢纪昌 张怡熙 发表评论(0)

    这几天,洛阳牡丹在北京奥运会频频亮相的消息,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目前,北京多家外事宾馆、花卉中心已向洛阳抛来了橄榄枝,预订3000盆“中秋牡丹”;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园林花卉布置的负责人向神州牡丹园发出合作意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闭幕式都有意选用洛阳牡丹。

  从事插花10多年的河南省花卉协会副秘书长王琳得知这一喜讯后激动地说,能把牡丹鲜切花的市场打开,洛阳牡丹前景广阔。

  洛阳牡丹是如何进京的?缘何受到插花大师们的青睐?昨日,刚从北京回洛的神州牡丹园负责人付正林和该园技术员李建向我们透露了幕后故事。

  牵手奥运颇费周折

  付正林说,从2005年起,北京每年举办一次奥运会礼仪用花设计大赛,还召开了两次“奥运与花卉”大型研讨会,向全社会征集奥运颁奖用花、迎宾插花、室内插花和胸花的设计方案。2007年,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曾来洛考察商谈奥运会选用牡丹有关事宜。然而,考虑到当时洛阳的催花技术还不够成熟,配送中心暂时放弃了选用洛阳牡丹作为奥运用花的打算。

  让洛阳牡丹走进奥运赛场,是河洛儿女的心愿。今年年初,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神州牡丹园负责人、市花卉专家及河南省花协有关领导一行先后3次进京,与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沟通,取得了他们的信任。随后,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再次派出专家组来到洛阳神州牡丹园,对该园专业技术队伍、催花基础设施、种苗生产基地、种苗保鲜贮存条件、花色品种数量、牡丹盆花质量以及近年来相关月份催花牡丹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全面考察。4月15日,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向神州牡丹园颁发证书,确认该园为“奥运花卉盆花生产基地”。7月中旬,神州牡丹园陆续接到了3批奥运牡丹订单。

  紧调1000枝牡丹鲜切花

  技术员李建是随车进京的护花使者,亲历了奥运牡丹走进奥运会一些场所的全过程。

  他说,首批洛阳牡丹专车到达河北省涿州市后,在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人员引领下顺利通过安保部门的3道检查,开往奥运花卉生产基地,并进入了冷库,开始“冷处理”。温度先调到11℃至13℃,牡丹适应5个小时后再降到5℃至7℃,这样一来花期能保持10天左右。

  李建说,让洛阳牡丹最出风头的是8月9日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的盛大国宴上,主宾席上666朵牡丹鲜花增辉国宴,牡丹的大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悉,这些牡丹鲜花是7日紧急从洛阳调运到北京的1000枝鲜切花。

  颁奖用花曾考虑过牡丹

  “红红火火”奥运颁奖花束呈尖塔形,寓意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主花材是9朵“中国红”月季,代表凝聚力和长长久久,火龙珠、芒叶、玉簪叶、书带草等配花都各用6份的量,寓意一帆风顺。

  “花中之王”牡丹,缘何与奥运颁奖花束失之交臂?谈起这一话题,付正林颇为遗憾。

  中国插花花艺资深大师王莲英身兼中国牡丹芍药协会会长,几乎每年都要到洛阳考察牡丹,对洛阳牡丹情有独钟。她介绍说,奥运颁奖典礼用花由她和王绥枝等花艺师共同设计,主花材的方案曾考虑过月季、牡丹、芍药等花卉品种,经过3年的考察,最终敲定红月季,是因为它不但具有中国红的色彩,而且月季花在中国种植广泛,是中国的国产花。

  首批350盆和第二批470盆奥运牡丹到达北京后,王莲英围着这些牡丹整整2天,指导着插花弟子切花、插花、养护,嘴里一直在夸“太漂亮了,真是没想到”。

  付正林说,“从老人的言谈中,听得出对牡丹的痴迷”。

  付正林还谈到这样一个细节:看到牡丹插花效果,北京市花协负责人感叹道,如果选用牡丹作为奥运颁奖花束,插花省劲,效果肯定也不错。

  运动员生日送富贵牡丹

  虽然没能成为奥运颁奖花束,但许多运动员还是与洛阳牡丹亲密接触,并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祝福。

  据悉,奥运会期间,300多名运动员恰逢生日,而这些运动员每人都将收到以牡丹、莲蓬为主花材的鲜花,寓意富贵和谐。这是北京奥运花卉配送中心的一项任务。

  李建说,每天都有运动员过生日,我们在花卉生产基地那些天,每天总要送出去四五束花。

分享到:
编辑:Aggie
有关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