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南京市树雪松失宠之痛:十万雪松卖给谁

http://www.chla.com.cn 2009-02-03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发表评论(0)
  提起雪松,老南京人很自豪。1920年从印度引进之后,南京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有雪松落户生根的城市;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市广泛栽植;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雪松为南京市市树的决议。
  
  提起雪松,浦口汤泉镇人却感情复杂。汤泉是“雪松之乡”,一度全国超过60%的雪松苗都来自这个小镇。然而,昔日的“摇钱树”,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记者从南京市花木商会了解到,汤泉镇足足10万亩的雪松,现在无处可销。
  
  30年前,种雪松一年当上万元户
  
  沿着宁合高速,还没进入汤泉镇,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雪松。拐进通向镇上的小路,路边民居的墙壁上处处可见“出售雪松苗木”的字样。
  
  王永青带着记者来到陈庄村,他在这里有几亩雪松,高的六七米,已经养了七八年;矮的两三米,也有了四五年树龄。这只是一小部分苗圃,他在石桥、新店等地还承包了不少地,总共有40亩,其中30多亩种了雪松。
  
  王永青对雪松的感情很深。上世纪80年代,他高中毕业就回家种雪松。当时,汤泉镇的地大多数还是种粮食。王永青手头只有三四亩地,靠着雪松,一年却能挣到1万多元,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万元户”。“我的高中老师是南大的毕业生,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百多块。他感叹,1万多块钱,可能一辈子也攒不下来。”
  
  看到种雪松赚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汤泉镇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提出打造“无粮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种雪松,南京的“市树”走向全国各地,真正出了名。
  
  现如今,价格跌到一成无人问津
  
  现在,王永青看着眼前这些绿色的“宝贝”,却一脸愁容。
  
  2003年左右,雪松的价格就开始悄悄下降。不过,王永青没想那么多,以为只是一时的波动,卖树苗的同时,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没想到,情况越来越糟,这两年,几乎就卖不出去了。
  
  “像这么大的一棵,以前要卖几千块钱。现在呢?只能卖一两百块钱。我还得把树挖起来,用草绳裹好土球,再用拖拉机给人运出去。所有费用全都包括在里头。”王永青指着一株六七米高的雪松,心疼地告诉记者。小一些的苗,就更廉价了,1米的苗只能卖1块多钱;3米左右的,以前能卖200元,现在,18元钱,一折都不到。
  
  王永青脑子比较活,还算是有些“路子”的。2006年,意识到形势不妙,他和十几户苗农组成了花木合作社,希望“抱团”渡过难关,自己也建起网页开通网上销售,就这样,去年也只卖了数千株,钱至今还没收回来。
  
  “一亩地,小苗有两三千株,大苗能种五六百株,你算算看,这么多树卖不出去怎么办?”他告诉记者,雪松虽然比较好打理,但也需要施肥、除草、清沟、治虫……一年忙下来,种得越多赔得越多。
  
  南京市花木商会会长沈玉才最近一直在忙着调研,一趟又一趟地往汤泉镇跑。
  
  “全镇近20万亩苗木地,雪松占到了10万亩!现在全都销不出去。”沈玉才说,商会也在想办法帮苗农找出路,希望卖了之后再能帮他们“转型”,改种别的。“以前雪松确实是摇钱树,后来种得实在太多了。”
  
  本地一窝蜂地种已经让供大于求,再加上技术流失,外地又抢走很多市场。
  
  王永青告诉记者,最初他们是从中山陵剪了枝条回来扦插,那时候,雪松的扦插技术只有汤泉镇人掌握;后来,直接从印度进口种子,繁殖快多了;几年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苗木商从汤泉大量购买幼苗回去,结果,人家把快速繁殖的技术也学了去。现在,还反过来向南京地区销售。
  
  “我们自己种树,也搞销售。最苦的,是那些纯粹的苗农。”王永青说,汤泉镇有很多苗农,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是那几亩地雪松,以往他们都是坐在家里等着苗木商上门收购,现在没人来收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雪松成了“雪松之乡”的烫手山芋。
  
  砍树,心疼!
  
  不砍,占地!
  
  面对几十亩雪松,王永青急得上火,却左右为难。辛苦养了好几年,就这么砍掉,实在心疼!不砍呢?白白占着这么多地。“我现在就想把这些苗赶紧出掉,不指望赚钱,能捞回成本就行,然后赶紧改种别的。”
  
  他所在的花木合作社社长,心比较“狠”。“其实1985年,汤泉镇的雪松也遇到过打击。”茆光兴社长说,当时他一狠心,砍掉了10万株雪松,后来又重新种上。四五年前,发现形势不妙,他赶紧转向,500多亩地全部改种花灌木,收益还不错,每亩年收入至少也有5000元。“上一次,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价格才会下跌,其实市场上是有需求的,所以挺一挺就过去了;这一次可不同,是市场经济的选择。”茆光兴对雪松的前景不看好。
  
  也有不愿“转型”的。
  
  尹学兵的苗圃里,主打也是雪松,他的父母、哥哥和两个姐姐也都以种雪松为生。一大家子加起来,有上百亩。“不种雪松,我们种什么?”尹学兵反问,他种了少量红叶石楠,却发现浙江早就铺天盖地都是了,价格也便宜,“苗木不像别的,要经过一段生长期,才能拿到市场上去,这几年的时间里,也许市场风向又变了。”尹学兵觉得很迷茫。
  
  “除了调整苗木的结构,销售途径也是重要问题。”沈玉才告诉记者,附近安徽、山东等地,这几年都建成了大型的花木物流中心,南京却没有。“我们计划在浦口的顶山街道建一个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占地约200多亩,可以容纳近千户销售商,他们将自己的样品拿来展示,苗木商只要逛逛物流中心,就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的花卉苗木,省了很多环节。”沈玉才说,物流中心建成后,应该可以吸引更多的苗木商,为南京的苗木销售多找些渠道。据了解,一期工程今年年内有望完工。
  

  
  雪松之祖坐着飞机来南京
  
  南京栽培雪松的历史已经有80多年。
  
  园林专家告诉记者,雪松原产喜马拉雅山西部,中国最早的是在1914年青岛引种的。1920年,南京从日本及印度引入。作为民国首都,在南京很多着名民国建筑附近,都有它苍劲挺拔的身影。最出名的,要数总统府子超楼前的两棵雪松。树高20多米,已经超过了子超楼,胸围达到230厘米。总统府工作人员介绍,这两棵雪松大有来历。子超楼竣工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花重金从印度购买了两株大苗,用飞机运来南京,并亲手种下。据说价格非常昂贵,被称为“寸树寸金”。
  
  据说,这两株珍贵的雪松还别有涵义。子超楼的外形很独特,从远处看,基座大,上面小,呈完全对称状,形似“森”字。而楼前的这两棵雪松,恰恰又是一个“林”字。一幢楼,加上两棵树,正是寓意“林森”。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后,为纪念林森,文官处特意在松树旁立了一块小石碑,上书“林森手植”四字。
  
  而最大的雪松,则在南京市政府大院内,树高25米,胸围达275厘米。
  
  钟山宾馆(原国民党励志社),有一株高22米、胸围260厘米的大树;市第二幼儿园(原美国驻华大使馆区)的雪松,也是上世纪30年代所植;力学小学的校园里,有一株差不多年纪的雪松,虽然个头略小些,约十二三米高,但这株是爱国和平老人邵力子和老教育家傅学文伉俪创办力小时所植。
  
  号召全市学习“市树”精神
  
  南京人为何这么喜欢雪松?园林专家介绍,南京人喜爱松树蕴含着坚贞不阿与高风亮节之精神,自六朝起,植松已有千余年历史。而雪松虽是“外来户”,但其形态优美,又很适应南京气候。
  
  “所以,南京地区栽植数量也是全国最多的。”专家介绍,上世纪50年代,全市广泛栽植,形成了一批着名的雪松路,如北京东路、御道街、龙脖子路……60年代起,城内外山头如紫金山、雨花台、小红山又营造了许多雪松风景。现在,这些雪松依然郁郁葱葱,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满目苍翠;夏天,无数的松针一层层遮天蔽日,树阴下异常凉快。
  
  据1982年统计,当时全市已有定植雪松5.37万余株。
  
  1982年,南京市第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于4月19日通过了雪松为南京市市树、梅花为南京市市花决议。“当时之所以选它,一方面除了法国梧桐,在行道树中,它给人印象最深刻;另一方面,它蕴含着崇高的精神,希望它代表着南京的城市形象。”1983年1月8日,南京市人大党委会和市人民政府,举行市树、市花命名大会,会上向全市中小学校及部分幼儿园赠送雪松、梅花苗木各330株,号召全市中小学生以雪松、梅花所蕴含的性格与精神为榜样,做一个坚毅的、高尚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并命名拥有雪松行道树300余株的北京东路为“雪松路”,拥有850株春梅的北京西路为“梅花路”。
  
  争论
  
  日趋“罕见”,雪松还是市树吗
  
  随着城市绿化的色彩越来越丰富,品种越来越多样,近年来,雪松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它的地位,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南京的市树是雪松?我从来都不知道。”昨天,记者随机询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竟然有很多人都发出这样的惊叹。于女士虽然是外地人,但也在南京生活了十多年,当她听说雪松是市树时,一脸愕然。“不应该是法桐树吗?南京路边好像没有多少雪松啊?”
  
  “现在城市里新搞的绿化都不太喜欢用雪松,所以市场需求量也不大。”一位苗农告诉记者,这也是雪松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流行的是彩叶树种。”
  
  在不久前,南京园林科研部门推荐的行道树树种名单中,“市树”雪松也意外落选。
  
  南京市园林科研所的苏所长告诉记者,在交通拥挤的都市里,雪松并不适合做行道树。它的树冠较低,容易遮挡视线,有交通安全隐患;除非像几条“雪松路”上的,已经长了好几十年,才能达到那么高大。并且,雪松的根系较浅,成年之后容易头重脚轻,2008年一场大雪,北京东路上的雪松就倒了好几棵,断胳膊断腿的就更多了,有的虽然没倒,也歪歪斜斜,只好搭个架子来支撑。考虑到方方面面,专家最终从行道树建议树种名单中将它划去。“不过它的滞尘、杀菌效果很好,所以在公共绿地、庭院,我们还是推荐种植的。”
  
  然而,一位绿化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做的工程中雪松用量也不大。“现在可选的树种太多了。雪松的优点是四季常绿,女贞、香樟也都有这个特点啊;漂亮的彩叶树、花灌木更受欢迎。”他认为,雪松虽然属于速生树种,十来年个头就蹿得挺高,但树冠不大,要想长成气势磅礴的模样,至少也得五六十年。另外,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雪松看上去庄严优美,但如果种在小区里,就会觉得过于凝重。“其实雪松在南京的城市绿化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个‘市树’的称号,是不是也有名不副实之嫌,或许应该考虑改选了?比如法桐,外地人对南京的法桐大道印象更加深刻。”
  
  对此,也有不少人提出反对。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一位专家提出,“市树”并不是仅仅因为数量多少,精神内涵更重要,雪松作为“市树”,还与“市花”梅花相呼应,松梅自古就为南京人所喜爱。没必要因为现在种植的比例没以前那么多了,就换掉它。“更何况,汤泉还是中国雪松之乡。即使现在销路不太好,但南京的雪松树形优美,质量好,这是全国有名的。”

分享到:
编辑:Allen.GY
有关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