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进入4月,温度迅速升高,飞絮、虫雨接应而来,城市绿化本应为民服务,然而近段时间,接连不断收到树木扰民的现象,城市园林植物植被“医保”有待强化。武汉市园林植保科研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园林植保科研在园林病虫分类、监测、生物制剂、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全国园林植保领先水平。以下介绍武汉病虫害防治情况和问题,以及武汉强化市园林"医保"体系的措施。
一、城市绿地增幅明显,园林"医保"面临考验
近10年来,武汉市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年均绿地建设量都在300万平方米左右,年均植树超过50万株,绿化总量大幅攀升。截至2008年底,武汉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14790.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511.8公顷。
为保证武汉目前数以亿计的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免受病虫害的胁迫,园林"医生"对植物的保护即园林植保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重要。
园林植物病虫也发生新变化,正如人类生病一样,因自身的体质、年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苗木的跨地域运输和栽植导致病虫害的迁徙
?道路硬覆盖、拆迁的建筑土残存,使得城市园林土壤严重碱性化、贫瘠、板结导致园林植物生理性衰弱
?乔木与灌木高密度的套植,诱发病虫发生加重。同种植物密植的大色块应用,以及相同科、属的花灌木集中配置,导致病虫相互传播与感染等
2003-2006年武汉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普查,共调查到:
园林害虫563种,分属13个目96个科。当前发生较为严重的害虫种类近90余种。与20世纪八十年代普查结果相比较,新增5个科、113种,新增的种类主要有网蝽、蚜虫、粉虱、叶蜂、跳甲、潜叶蝇以及潜蛾、细蛾等害虫。
园林病害304种,分属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植原体类、线虫类、藻类、螨类及生理性等8类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严重的有近60余种,新增病害种类有49种。
二、4大问题,困扰园林"医保"发展
武汉地处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日照充足,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这,既有利于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争创国内一流目标的实现,同时也给园林"医保"发展带来新的问题:
1、病虫防治要实施全程监控的理念相对滞后
在实施园林绿化建设时,容易忽略园林植保。园林植保同设计、施工、养护等各环节脱离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变以往单纯针对园林病虫的防治理念,在害虫综合治理上,须进一步树立全程监控理念、生态环境理念和操作技术规范化理念。
2、园林植保力量相对不足,植保网络覆盖不够完善
各城区园林部门专职植保人员或配备不足,或身兼数职,变动也较为频繁,不能及时、有效发挥植保网络员的作用。
市域范围13个区、2个开发区、众多大专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中,相当多的大单位和社区专兼职园林植保人员极为匮乏。园林养护管理要形成市、区、街(大单位)三级植保体系,真正做到建管并重,园林植保网络的构建与完善急需强化。
3、园林植保经费有待增加
园林病虫种类不断增加,园林养护水平不断提升,迫切需要开展众多园林植保科研项目,但目前园林植保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幅与迅猛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差距较大。
目前武汉市绿地养护招标,园林植保专项经费占工程总费用不到1%(上海市为4%)。各城区园林局、各公园用于植保工作的经费也相当有限。
4、园林植保应用推广水平亟待提高
经过武汉市园林植保科研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园林植保科研在园林病虫分类、监测、生物制剂、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全国园林植保领先水平,但与上海市相比在研究平台和推广应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北京市、天津市相比主要是应用推广不够。
目前吾武汉市园林植保防治技术仍以化防为主,生防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纳米灯应用技术的试用和推广较为困难。
三、落实5项举措,推进完善园林"医保"体系
武汉市园林植保工作以市园林科研所植保中心为操作平台,开展园林病虫防治技术研究与培训,20多年来坚持面向基层发送"园林病虫情报",及时有效地指导园林病虫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形成全市完善的园林"医保"体系,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加强园林植保宣传和培训,发展公共园林植保
加强园林病虫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注重科普宣传与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对在岗绿化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每年植保网络成员培训不少于两次。
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和参与,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监督的公共园林植保。
2、把园林病虫防治纳入城市绿化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环节
坚持"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的原则,多栽植乡土树种,注重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加强选育抗虫、抗病、抗逆能力强的植物品种。
加强全市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病虫防治技术的规范化。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把病虫防治切实纳入绿化设计和施工全过程,达到可持续控制效果。
3、建立数字化、信息化园林病虫网络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
于2006年底已建立了武汉市园林有害生物的查询系统,为武汉市园林病虫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完善园林病虫防治数字化体系,开展武汉地区园林病虫风险评估系统研究,建立园林病虫防治的预警系统。坚持面向广大绿化单位发送"园林病虫情报",第一时间防治病虫害,第一时间启动"医保"程序。
加强园林植物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侵入。目前国内有不少危险性害虫威胁城市园林植物生长,如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等皆危害园林植物,其发生范围也在迅速扩展,须协同农业、林业的检疫部门构建有效的有害生物检疫机构体系。
4、加强园林植保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有效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力求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园林植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向北京、天津等市学习借鉴,大力推广灯光诱杀技术、生物制剂应用以及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5、加强园林植保专业队伍与社会队伍建设
进一步强化园林植保的公益性、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发挥武汉市园林植保中心作用,充实园林专业人才,加大政府投入,探索市场化道路,做好园林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同时,呼吁社会各单位支持园林植保工作,重视园林植保的社会队伍建设,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建共护美好家园,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资料由武汉市园林局提供)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