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读随着滇池水环境逐渐好转,一种曾经生长在滇池湿地的水生植物狐尾藻,在消失了半个世纪之后,又出现在滇池湿地中,且长势良好。
一种曾经生长在滇池湿地的水生植物狐尾藻,在“消失”了半个世纪之后,竟又出现在滇池湿地中,并且长势良好。25日,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恒教授向记者透露了这一喜讯。
狐尾藻
上周,李恒教授到晋宁县境内的滇池湿地进行考察,在一片保护得较好的湿地中意外地发现了狐尾藻。翠绿的狐尾藻簇拥着长在清澈的湖水中,细小的花朵正在叶腋内徐徐开放,久违的狐尾藻已经成为这片湿地的优势种,它们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正萌发出勃勃生机。
李恒介绍,上世纪50年代,国内曾有学者在滇池湿地调查时发现过狐尾藻,那是一种多年生的挺水植物,别名轮叶狐尾藻。但到了70年代,李恒对滇池湿地植物进行调查时,就再也没有见到过狐尾藻。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滇池污染加剧,滇池周边的湿地也被人为地破坏。水质污染了,湿地没有了,长在湿地里的狐尾藻也随之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为了拯救昆明的“母亲湖”,2008年,昆明市召开了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对滇池治理提出要求: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让滇池流域人民永享水利之益、远离污染之害。”随着滇池湖滨“四退三还”工作的逐步推进,通过“退塘、退田、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滇池边一片片湿地得到恢复和重建,湿地植物逐渐生长起来,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完善。
再一次来到滇池边,李恒发现,原先的鱼塘已变成湿地,房子不见了,人也搬走了,湿地植物在阳光照射下郁郁葱葱。一种久违的挺水植物跃入眼帘??狐尾藻。欣喜之余,李恒拍下了狐尾藻的照片,并采集到鲜活的狐尾藻标本带回植物所。李恒认为,久违的狐尾藻挺水群落的重现,暗示着滇池水生植物的恢复呈现了希望。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