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上尚飞雪,吉林四月梅花开”,通过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栽培试验,我国梅花“南梅北移”工程已历时11年,如今,大庆、乌鲁木齐可露地赏梅。由著名梅花专家陈俊愉院士题写的牌匾的“吉林省公主岭梅园”已成为塞北一道靓丽的风景,五六万株抗寒梅花每年花香不断。
吉林公主岭梅园是东北首座抗寒梅花园,也是北京林业大学抗寒梅花“三北”地区区域试验基地,园内的梅花12个品种群都是经过十年引种驯化。据了解,两千多年来,梅花栽培大致北以黄河、南以珠江为界。早在明代,人们为使梅花栽培区域向北推移而做出努力,但没有成功。陈俊愉等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先后采用了远缘杂交、实生选种等方法,经过5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抗-19℃至-35℃低温抗寒梅花品种40余个。为扩大梅花的栽培应用范围,在陈院士的指导下,抗寒梅花从2001年开始在“三北”地区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大规模区域试验。
吉林区试基地设在公主岭黑林子寒地驯化圃,北纬43°51',东经124°47',由于受贝加尔湖冷空气强烈影响,又受蒙古高压反气旋的袭击,寒流频发,气候寒冷而干旱,年平均气温2.1℃—6.7℃,极端最低气温-38.8℃,年降雨量45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000毫米以上,非生长季节达6个月之久,属寒温带季风区,是典型的“寒地黑土”。
据吉林公主岭梅园园主唐绂宸介绍,在吉林露地植梅关键是越冬问题,梅园采取的措施是:对梅幼苗头4年在冬季以适当的保护,前2年埋土防寒,后2年用玉米秸秆围裹,让小苗在露地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梅苗在第5年就不再采用什么特殊保护措施,转而只着重平时培养、管护,促其入秋枝条充实等一系列与寒冷地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综合栽培技术,梅树终于通过了5个冬天的锻炼,在2005年春全部开花结果。抗寒梅花从北京跨越1006公里,终于在松辽平原安家落户。
目前梅园有抗寒梅花12个品种(4个品种群的品种),经历了2009年至2010年度周期性大冻害,极端低温达-31.4℃持续7天的严峻考验。无论是一年生苗木或高接树上长势强旺的徒长枝,既无抽条现象,也无冻花芽,现胸径12厘米,树高3.5米,冠径4.5米。每年梅花从南到北一路开来。二三月江南梅花开,三月北京一带陆续开放,四月末就是位处东北吉林省的公主岭梅园的梅花盛情怒放。
去年2月份,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梅花蜡梅学术研讨会上,唐绂宸做了关于“南梅北移抗寒梅花区域驯化试验报告”,此项科研成果打破了千百年来梅花不能过黄河的传统界限,引起业界强烈反响。这类驯化成功的抗寒梅花不仅可以赏花,有的还可以鲜食梅果,这也是较之于南方梅花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俄罗斯国家植物研究院远东实验站站长巴维尔先生一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植物研究院的季玛先生相继专程来梅园实地考察。
唐绂宸表示,公主岭梅园内适合东北地区栽培的抗寒品种,能够在东北地区露地安全越冬,非常适用于东北的专类园建设,庭院绿化以及高档住宅区的绿化。
相关链接:
目前在东北地区能够露地越冬的有12个不同类型的品种,包括杏梅品种群的‘送春’、‘丰后梅’、‘单红公主’、‘重瓣粉红’、‘寒红梅’、‘燕杏’、‘花蝴蝶’、‘公主木兰’、‘淡丰后’;美人品种群的‘美人梅’;单瓣品种群的‘北京小梅’和玉蝶品种群的‘北京玉蝶’。其中杏梅品种群的‘送春’、‘丰后梅’、‘单红公主’和‘淡丰后’4个品种抗性最好,在东北地区最具推广价值。
‘送春’是梅与杏的种间杂交种。树势较强,枝叶皆与杏相似。花浅碗形,桃红色,重瓣,各瓣层层疏叠,并有碎瓣映于花心。抗寒,花期较晚。
‘丰后梅’属丰后型,树势强,粗枝,大叶,枝叶俱似杏。花繁,桃红色,重瓣,花大,径3.0厘米-3.9厘米,萼片强烈反曲,花期晚。抗寒性强,系寒地黑土“看家”品种,已在各地推广。
‘单红公主’属单瓣杏梅型,系与杏的种间杂种,花期很早,先于有“早春第一枝”称号的樱花。鲜红色,花期短,节间短,开放时满树皆花,瓣边起伏波卷,极为艳丽。甚抗寒,幼苗在公主岭自然越冬,实系寒地奇品。目前已栽至内蒙古阿荣旗北纬48°地区,幼苗冬季无任何防寒无冻害。
‘淡丰后’属春后型,重瓣花大,极淡水红,花香甜,果大,单果重50克以上,味道胜李、杏。果皮鲜红耀眼,是难得的花果兼用珍品,抗寒性似杏。
‘单红公主’
‘淡丰后’ 唐绂宸供图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