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罗同学最近返校后发现,体育馆桥下面的河道被一种绿色浮水植物“占领”了。他乍看了一眼,以为是水葫芦,但是走近一看,却又不像。而且,它颇为“霸道”,密密麻麻地占满了好长一段河道,以至于连湖水的影子都看不到了,让人颇为担心此河流的水质。而专家表示,该植物学名大薸,应勤于打理,否则河道会遭殃。
河道被绿色浮水植物“霸占”
小罗这几天路过新体育馆的时候,看到河道变成这个样子,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原本这条河并非像现在这样,充满“绿色入侵者”的。“原先虽然不能说清澈见底,但也算得上干净吧。”特别是上周连续阴雨后,小罗发现,原来只有一小丛的“水草”更加肆无忌惮地扩散开来,现在已经变成它们的天下了。“我刚开始以为是水葫芦,但是仔细一看,却又不像。”小罗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植物,像现在这样子占满河道,总会影响水质,威胁鱼儿生存,而且,也不雅观。
记者昨天来到上海交大新体育馆前的河道看到,正如小罗所说,体育馆桥下面的一大片河道已经被这种绿色浮水植物“霸占”,只见密密麻麻、绿油油的一片。河水已被遮盖,水流缓滞。记者走近岸边看到,接近两岸的这种植物叶子已经开始干枯腐烂。而住在交大附近,正巧路过的居民向记者证实,这里正是河道的下游,这些植物原本只有零星几丛,但“欣欣向荣”之后,这里就成了绿色的海洋。
希望校方及时打理阻止过度繁殖
交大新体育馆前面河道里的“水葫芦”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前天(29日),在饮水思源论坛上,“dalishuishou”发帖称,“贯穿交大东西的河里面长了水葫芦,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每天水葫芦都会扩张很大一片,都快长满了。听说这种东西会把河里的氧气消耗殆尽,河里的其他生命全都死亡腐烂之后,它们才善罢甘休。”“dalishuishou”还希望,“学校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尽早铲除这些入侵者”。在回复中,多数学生表示认同。“smilexyun”说,“我也觉得学校应该处理一下啊,本来前几天东边那一部分快没了,可是一下雨又出来这么多,昨天我也想着发帖说一下这个事儿呢,顶一下!”“yuebumian”也回帖附和,“昨天刚好也发现了,晚上看着挺恐怖的。”
不过,也有学生指出,这不是水葫芦,而是大薸。网友“Wgg”发帖称,“科普啦,新体育馆河道那边的其实是大薸。”“大薸是多年生浮水草本。主茎短缩而叶呈莲座状,从叶腋间向四周分出匍匐茎,茎顶端发出新植株,有白色成束的须根。”“以前小的时候,家里拿这个喂猪的。”更有学生网友称,不管是何种植物,都应该及时打理,让它不要过度繁殖,否则河道肯定遭殃。
大薸具有两面性应控制其密度
记者昨天致电交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褚建君。褚建君说,这种俗称“水白菜”的外来植物,学名叫大薸。在园林水景中,常用来点缀水面。因为它有发达的根系,直接从污水中吸收有害物质和过剩营养物质,可净化水体。
据了解,大薸原是一种观赏植物,可零星栽培。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曾作为饲料,大规模种植,现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或栽培,与水葫芦一样好高温高湿、喜欢在氮、磷等富营养水中生长,不耐严寒,繁殖力很强。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薸管理稍有不慎,就容易让它过度繁殖,侵占下游河道,影响水质。因为,它的根部极易腐烂,腐烂后更容易让水质发臭。而且,大薸繁殖密度过高,鱼类呼吸不到氧气,就面临死亡的威胁。因而,它曾被列为农业环保的头号天敌,我国100种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控制大薸,只能用人工打捞的方式,一定要让它脱离水体,否则,还会带来二次污染。”褚建君说,对于河道内的水生植物来说,勤于打理是关键。一定要控制好大薸的密度,这样才能使它利大于弊。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