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亿年前,内蒙古乌达被茂密的森林覆盖。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树木高低错落,最高大的有30多米高,最小的还不及人的脚踝。这些古老的植物,丰富而复杂,有的都叫不出具体的名字,但大家都很滋润地生活着……不过,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让乌达的整片森林瞬间埋入地下,原封不动地保存了它们在火山喷发瞬间的样子。
2003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个地下“植物庞贝城”。通过多年研究,王军的团队揭开了乌达地下植物庞贝城的整体风貌,并将2.98亿年前的森林“复活”。近日,王军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发现
每隔三五米就有一个直立树干
电影《庞贝古城,最后一天》再现了公元79年8月24日那天,维苏威火山喷发后庞贝古城居民们惊恐、慌乱的逃生状况。考古学家发现庞贝古城时,看到的都是瞬间凝固的场景:建筑、生活用品完整地保留着,人们有的趴在地上一脸恐惧,有的缩在墙角,还有孩子被妈妈抱在怀里……
“植物界也有一个庞贝古城,我们在内蒙古的乌达找到了。”1999年,王军的老师吴秀元带来了一块植物化石标本。“那块化石特别完整,是在内蒙古乌达找到的。我高兴坏了,和伙伴们立即动身寻找。”很快,王军找到了很多完整的标本。“1999年到2003年,每年我都去乌达一个月左右,这些年找到的化石都堆不下了。”2003年,王军敏感地发现,一般化石中的植物都是躺着的,但是,乌达的化石是“站着”的。“很密集,每隔三五米就有一棵直立的植物树干。我们开始怀疑,这里很可能像庞贝古城一样瞬间被埋入地下,凝固起来。”
为找植物庞贝城掀了整个山顶
乌达的“植物庞贝城”位于贺兰山西北角,保存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我们的考古一共做了1100多平方米。”
这个植物庞贝城在山腰,共有66厘米厚的火山灰。火山灰的上面是煤,下面还是煤。为揭开“植物庞贝城”的真实面貌,他们借来了大型机械,把压在火山灰上的泥土、石头等一一掀掉。当山顶全部揭掉,露出化石层,王军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小心地把化石标本敲打出来。每敲出一块,是什么种类的植物,具体方位在哪里等等,都要做好标记。
如今,王军的研究团队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30多位科学家们共同解读整个植物庞贝城的信息。“这种情况全世界也不多见。”王军打开电脑,展示着发现的化石,有的化石是树干片段,有的是叶子片段……
揭秘
2.98亿年前的植物也会“打架”
孢子植物封印木和裸子植物科达从不混生,有你就没我
2.98亿年前,整个华北地区是浸在汪洋中的一个大岛屿,而内蒙古的乌达在赤道以南,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森林里,除了开花植物,裸子植物和孢子植物都有了,且大量繁殖。高大的树木有10层楼高,多是原始松柏类或是石松类,它们的直径有一米左右;占据中层的树木是蕨类植物,它们高度一般在10米左右;而底端的是有节类植物槭叶和星叶等等;还有像爬山虎一样不断攀岩的蝎羊齿类,它们专门依附在其他植物上。别看这些植物高高低低,自由地搭配着,但暗地里也在“较劲”。按王军的话说,关系复杂着呐,不比现代森林简单。
王军说,这个植物庞贝城一共发现6大类植物类群:石松类、有节类、瓢叶类、蕨类、原始松柏类、苏铁类。“2.98亿年前的苏铁类植物长得和现在人们看到的铁树很像,但是果子和器物不一样;而瓢叶类植物中有一种和现代的棕榈树外观很像,但它们完全不是一个类别的,很奇怪……”王军说,经过漫长的演变,原本高个子的石松类植物现在变成了矮个子,有的小草就是远古石松类的后代;原本个子比较高的蕨类植物,现在也较矮小。
最让王军感到兴奋的是,通过场景还原,他们发现了植物也有打架现象,甚至厮杀得你死我活。“过去我们认为,孢子植物封印木和裸子植物科达共生,但这个观点要纠正了,因为,我们发现,这两种植物根本就是有你就没有我,从不混生的,常常是封印木把科达赶跑了。”封印木长相奇特,它往往直耸向上,树冠像倒立的扫帚,而科达则稍微矮一些,它的树冠像伞一样高出其它树木一截。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