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科书里的复原图都错了
那些复原图都只是概念性的复原,现在看来误差很大
“这个植物庞贝城是在当时的成煤沼泽森林里的。当时,这些树有的还在变成煤,它们的叶子落下来,树干倒下来,很快被覆盖,与空气隔绝渐变成了煤。”王军说,2.98亿年前的一场巨大火山喷发,改变了这片森林的命运。
那是一场灾难性的大喷发,当时的火山比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规模还要大,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火山灰一直上扬到高空几十公里开外。这些火山灰让森林瞬间消失,状态凝固。“森林的树原本是站着的,但是被火山灰打落以后,树干还直立着,但也有的瞬间倒下。我们看到的化石,有的是直立的,也有躺着的。”根据发现时候的场景,王军把2.98亿年前的乌达森林进行了实际复原,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张实际复原图。王军说,现在人们看到的博物馆里的远古时期森林复原图,包括教科书里的复原图,那都是错的。为何?那些复原图都只能说是概念性的复原。这种概念性复原不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讲都存在很大的误差。从空间上来讲,地球从来没有存在过那么一种构想的环境,尽管概念上是有,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存在很大的误差。
现代的煤是由哪种植物变来的?
是一种长得特别像棕榈树的瓢叶类植物
煤是现代的主要能源,但煤是哪种植物变来的?大家都不是很清楚。
“是一种长得特别像棕榈树的植物变的。这种植物叫瓢叶类植物,叶子长得像一个个瓢子,很有意思。”王军说,瓢叶类植物是怎么回事,这将是未来他们的研究方向之一。
而乌达植物庞贝城的研究还有一个意义:揭示了华夏植物群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古生物学家们提出了华夏植物群的概念,为了和欧美植物群相区别。
但近些年,欧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到中国科考,他们发现,大家都差不多在一个气候环境下,种类也差不多,于是提出应该都归结为欧美植物群。“我始终不这么认为,中国植物群和欧美植物群有很大的差异,就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而言就不一样,比如瓢叶类,在中国可能是喜欢潮湿的,生活在水边,变成了煤;而在欧美,瓢叶类植物却是生活在山顶,它们很少成为煤。”
除了复原2.98亿年前的森林,王军说,他们的终极目标是研究植物是如何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
“2.98亿年前的气候状况和现在很相似,都是地球正在一步步进入温室效应中。在当时,有的植物就灭绝了,有的发生了迁移。”王军说,通过研究探讨植物是如何适应气候的,对将来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