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活化石”的桫椤曾是恐龙食物,日前,科考人员在距涪陵城区约5公里的一个山沟里,发现了约5000株桫椤,沿磨盘沟呈"Y"字型分布。昨日,曾亲临现场考察的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尚进称,这是目前为止在三峡库区发现的最大的一片桫椤林。
5000株桫椤分布沟中
尚进副教授介绍说,涪陵江东街道办事处,有一个叫磨盘沟的地方,那里距城区约5公里远,沟里分布着一片桫椤林,谷底光线几乎全被桫椤林的叶子遮挡住了。那片桫椤树外形美观,叶如凤尾,有的独自成株,有的两三株在一起生长,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壮美迷人的景观。那一片呈“Y”字型分布的桫椤林,占地约20公顷,初步估计约有5000株。她在现场测得一株桫椤树的高度约10米,其它的主干一般是3~5米左右,较大的一株桫椤其胸围为70厘米,那片桫椤林生长年龄超过20年。
繁衍至今已2500万年
尚进说,当地山沟中的水分较好,热量充足,桫椤分布在海拔高度约300米至500米,合适的水热条件孕育了桫椤树的生长环境,加之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更是促成了它的生长和繁育。
“这些桫椤是白垩纪时期繁衍下来的。”尚进说,桫椤曾是恐龙的食物,它的出现比恐龙还早。早在中生代或中生代以前,陆地上都是高大茂密的蕨类植物占优势,后来造山运动开始后,一些树蕨相继灭绝,惟有桫椤被保存了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涪陵是第三纪植物(距今约2500万年前)的避难所。
桫椤林生态已遭破坏
尚进还表示,涪陵发现的这片桫椤林,规模为三峡库区最大,它是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气候的“活化石”。由于桫椤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她呼吁对涪陵发现的这大片天然桫椤林进行就地保护,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使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限制了种群的发展,必须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