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这个一度混沌的空气质量概念一出现,便引发了国人各种讨论和猜测,成为人们生活常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2月,国务院通过并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同年“两会”上,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后,直接受益的将不仅仅是被阴霾笼罩的城市居民,对园林绿化等行业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树木是PM2.5“克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鲁邵伟向记者介绍,2009年研究所就曾针对北京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现状,在市区和郊区选取了主要经济林树种、常见行道树种、常见绿化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它们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吸滞修复能力,为科学选择抗污、吸污绿化树种,修复大气污染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鲁邵伟介绍,北京首年25万亩造林结束后,他的团队就造林情况进行实际考察。结果表明,空气质量较好时,PM2.5数据浓度变化不大,但如果空气质量不好,绿地中PM2.5数据明显比裸地PM2.5下降30%至50%。
专家表示,高大的树干和稠密的树冠能改变风速和风向,对PM2.5有很大的阻挡和过滤吸附作用。当含有PM2.5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降低,细颗粒物会迅速下落,同时,林木的高蒸腾速率也能使周围保持较高湿度,增加了细颗粒物的水分含量,有助于PM2.5加重、下沉。此外,树木枝叶常凸凹不平,树叶表面大多长有茸毛,或有油脂、黏液等分泌物,大气中悬浮的粉尘、微小颗粒可以被叶片表面的茸毛、分泌物吸附,具有很强的阻挡、吸附、滞留和过滤作用。植物还可以吸收氯气以及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致癌物质,并具有吸收和抵抗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能力。
树种选择配置模式有讲究
在雾霾天气持续不断、PM2.5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在城市人的观念中,种下一棵树,居住的环境增加一抹绿色的意识越来越强,若能合理配置树种效果更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马履一的研究团队向记者介绍,一些枝条和叶片表面粗糙、分泌物丰富、叶面积系数高的树种,具有较好吸滞大气颗粒物的功能,若重点考虑降低大气PM2.5颗粒物,则可多选择一些针叶树。鲁邵伟表示,整体设计上可以优先考虑叶片宽大、平展、硬挺且抗风的树种,总叶量大、绿期长的树种更利于滞尘和吸收PM2.5颗粒物。适地适树原则很重要,如公路边可种柳树等,因为这些树吸收二氧化硫和机动车尾气的效果好。城区则可以多种杨树、柏树等,选择叶片有茸毛、能分泌汁液、叶片粗糙的树种。
专家们特别指出,树种选择仅是降低PM2.5的一个方面,树种配置也至关重要。在树种排列上,小灌木应栽植在靠近道路或人为干扰较大的一侧,其后是大灌木或乔木;大灌木应搭配在乔木之间,尽量避免与乔木冠幅重合,保存其自身生存生长空间并起到增大郁闭度,减小疏透度的作用,这样配置可较好净化污染物。
多角度入手提升防治效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使用透水性路面的方式降低城市道路上的PM2.5。例如德国,在城市建设中将以前铺设的硬化路面,改为杂草地、露草方格砖、地砖草皮拼接型路面、鹅卵石等透水性路面,以降低城市雾霾的影响。
除植物外,中国许多环保高科技企业也着手研发治理PM2.5的科技产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使用的低碳、环保、无二次污染的喷雾降温系统便是其中之一。从2011年起,上海京晟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针对PM2.5大气污染问题,研发出PM2.5人造雾治理系统。改系统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细微水雾粒子,达到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的目的。
“要把'微绿地'建设变成人们的一种习惯。”社区公益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牛健指出,治理PM2.5最根本目的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微绿地”号召居民在建筑屋顶,阳台、庭院、墙壁等家居环境内种植大量植物。作为居民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方式,“微绿地”建设是居民应对PM2.5,改善居家空气质量切实可行的措施。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