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一棵树就是一种生态产品

http://www.chla.com.cn 2013-09-0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卞文志 发表评论(0)

  最近读到一位林业专家有关生态建设的描述:种一棵树,相当于建一个工厂,因为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基因,减少噪音,减轻光辐射。生物地理专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当今世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唯有生态产品十分奇缺。作为生产生态产品的产业,林业大有可为。

  种一棵树相当于建一个工厂,这是多么形象而又绝妙的描述,其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林业产品的生态功能十分巨大,而且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每生产1立方米蓄积,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专家测算,一座20万千瓦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1.5万亩人工林吸收;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11亩人工林吸收。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森林还有巨大的保健功能。森林能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像保健品一样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据科学研究,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居民每周进入森林绿地休闲的次数越多,其心理压力指数越低。有资料显示,四川九寨沟因为森林丰富,1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超过1万个,高的达到8万个,而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时,负氧离子含量也只有1000多个,天安门广场的负氧离子只有400多个。我国四川彭山、广西巴马、湖北钟祥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其共同特点就是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丰富,形成了天然氧吧。

  由森林所具备的各项功能可以看出,种一棵树的确相当于建一个生产生态产品的工厂。因此,为有效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无论是企业部门和个人,在积极参与碳抵消的过程中,都要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植树造林活动,贡献于增加碳汇,而通过增加碳汇减少地球二氧化碳含量,才是积极和主动的途径。实现这一途径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面积植树造林。在过去,植树造林活动的意义曾经被称为“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等,现在则被更加明确地指为“抵消碳排放”。可见,植树造林的意义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碳抵消的提法和明确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更加顺应了“种一棵树相当于建一个工厂”的生态功能理念和认识。

  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从8.6%增加到18.21%,生态脆弱区环境明显改善,防沙治沙取得明显突破,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虽然我国的植树造林工作成绩显著,但生态问题依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生态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生态差距已构成我国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差距之一。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将生态产品的生产与大力植树造林紧密结合起来,这将是增加森林碳汇,通过种树参与碳补偿的最佳途径。

  目前,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为此,我国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提出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运动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概括起来,这些行动通过增汇、减排、储存、替代四个途径来实现,而这一切均来自于积极的植树造林活动,通过更多的生态产品增加森林碳汇。

  种一棵树相当于建一个工厂,每一棵树就是一种生态产品,相信这一理念和认识将会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为此,各界人士既可以参与一般意义上的植树造林,也可以通过各级主管部门开展的活动,参与碳汇造林,由此才能够生产更多的生态产品,通过森林碳汇量的提升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证人类福祉的“低碳”选择。

分享到:
编辑:zhufei
有关  树木 生态产品 林业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