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诗人郭沫若笔下的“大城”——湖北省宜昌市,本是资源大市、化工大市,近年来摒弃吃资源、高污染的传统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统筹兼顾的“绿色之路”。
今年一季度,宜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6%,增幅居全省第一;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2%,降幅大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升一降之间,一座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绿色之都”,在长江西陵峡畔悄然崛起。8月宜昌绿色正浓,记者来到这座秀美之城,探寻她的绿色发展之道。
寻找绿色发展动力
“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宜昌向世人展示自己绚丽色彩的同时,并未忘记曾经的窘境:三面环山的地形和以重化工为特征的工业格局,使宜昌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只有240多天。同时,库区、坝区、山区,全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只有沿江少数地方可以重点开发。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齐步跑’,又要环境好。”宜昌的决策者定睛于绿色发展的魂魄——人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
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产业发展已由“电力独大”变为“多元支撑”,重点发展化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物流6个“千亿产业”,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在转型中异军突起。在规划上,宜昌依托“黄金水道”,引导产业、项目、生产要素向沿江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打造“沿江万亿经济走廊”。
“产业布局由分散转变为集中、集约、集聚;招商引资由捡到篮子就是菜、饥不择食的状态,转变为只引进附加值高、规模大、效益好、污染少的企业;发展模式由小而全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资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变为综合循环利用型;发展动力由拼资源、让利税转变为自主创新……”宜昌市市长马旭明用“几个转变”诠释了宜昌市的“绿色”转型路径。
实现绿色发展,意味着绝不能穿着可持续发展的新鞋,去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被称为宜昌“城市后花园”的点军区很有代表性。企业要进入这里得过“三关”,首先是发改局、环保局和规划局的评审,其次是科技局、财政局的评估,最后还要经过区委会讨论。上个月,该区刚开了一次区委讨论会,15家企业在前两关“折戟”;而过了两关的另15家企业,仅4家通过,2家有待进一步审核。区招商局局长张炳元告诉记者,2012年,占宜昌人口仅2.6%的点军区,贡献了该市25%的高新技术产值。
另一方面,宜昌铁腕治污。宜昌先后对99家企业环保挂牌督办。落户兴山县的洪昌电子老总郭昌言曾经兴办的水泥厂正是其中一个。水泥厂关停后,郭昌言谢绝包装袋加工项目,最终选定无污染、具有国际市场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作为装备机械重要后备,这家电子厂将在5年内达到年产值3.4亿元的规模。
2012年12月,南玻集团精细玻璃和超薄电子玻璃项目在宜昌签约,两大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是高新区东山园区迄今引进的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中国南玻为何牵手宜昌?该集团董事长曾南直言:合作源自不谋而合的绿色发展理念。
2012年,宜昌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6个,投资总额205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00亿元,同比增长39%。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美仁说,宜昌引进重点项目既求“大”,更重“质”,近几年因高消耗、高污染等环保问题而被宜昌拒之门外的项目总额超过了100亿元。
“双轮驱动”量质并举
生产总值连续10年高增长,去年达到2508亿元,在中部同等城市中居第二位,在沿江同等城市中排名第四位。
指着这两组数据,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告诉记者,“保护青山绿水,不仅没有阻碍宜昌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反而为我们经济转型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升,使我们的发展更有后劲。”
黄楚平介绍说,宜昌在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磷化工产业,产业升级实现了“双轮驱动”。
令人骄傲的是,宜昌率先在湖北省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零”的突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全国性荣誉称号。
在市场竞争中,宜昌的企业家最关心的是专利数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创新捷报频传:东阳光集团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能生产甲流和禽流感特效药的企业;“有面包的地方就有安琪”,安琪集团凭借30余件自主发明专利,将产品销售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行业领跑者。
凭借科技创新的力量,如今,宜昌有7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5个居亚洲第一,10个居全国第一,并连续6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日前又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今年上半年,宜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03.6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60.95亿元,仅次于武汉。
传统的支柱磷化工产业也在“循环”中迸发出惊人活力,由工业级、医药级向食品级、电子级迈进。
走进宜昌猇亭工业园,眼前的靓丽风景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是千亿规模的重化工基地。大大小小的循环经济“魔环”,让这里摆脱了“有化工、必污染”的魔咒。在兴发精细化工园的排污口,记者看见清澈的水底里,五颜六色的锦鲤在嬉戏。园区负责人介绍说,这个规模过百亿的园区内,有一个依托国内领先技术设计,连接不同产品、车间、工序之间的循环产业链:烧碱生产草甘膦和特种磷酸盐,副产的氯气用于生产三氯化磷和甘氨酸,三氯化磷和甘氨酸又变成草甘膦的原材料……20多个环节首尾衔接,完整闭合,将废料吃干榨尽,每年“捡”回来的效益过亿元。
如今,在工业密集的宜昌开发区,园区之间、企业之间互为依托,形成更大范围的循环产业链。宜化集团运用“热电联产、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年节电2.3亿千瓦时,热能回收率达95%以上。其节约的蒸气、电力等资源,成为周边众多企业的稳定供应源。该集团生产部部长林剑告诉记者,运用自主开发的60余项专利技术,宜化向煤、磷、盐3大化工领域纵深挺进,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5亿元增长到去年的700多亿元。
循环之路拓展了企业发展新空间。稻花香集团围绕主业,构建跨区域的“绿色种植—食品加工—全混饲料—规模种植—有机肥料”5级产业循环链,企业跳跃式发展,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