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上世纪50年代,您做学生的时候,曾经多次来扬州,当时扬州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阮仪三:因为祖辈世居扬州,虽然我在苏州出生,但扬州有很多亲戚朋友,所以对扬州很熟悉,也经常回扬州。上世纪50年代,我当时是大学生,跟着老师到扬州作古建筑测绘以及研究。应该讲,扬州古城完整,明清时期留下的城市街巷肌里结构基本都保留了下来。比如仁丰里独具特色的鱼骨街巷结构,聚集了数百个私家园林。花园弄(徐凝门大街一带),从何园到小盘谷,左拐右弯,曲折变幻的市井状态令人着迷。记得经常看到市井居民在水井旁洗衣服、洗菜交流,非常有故乡韵味。一些街巷名也很有意思:小十三弯、大十三弯……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很多学生和老师在小秦淮河一带进行古城勘测,小秦淮河两岸多是茶馆、酒店,小桥流水,水质环境都很好。老师当时跟我们讲,你们要想研究明清瓷器,到小秦淮河里捞捞就是了。果然,我们一捞,都是明清时期的破碗、瓷碟、碎瓷器,这些都是明清时期河两岸茶馆酒肆顺手丢弃的,大多是明成化年间的。老师还跟我们开玩笑讲,多捞点,说不定还能捞到什么宝贝。
那时候的扬州城,从护城河上去,两岸全是竹林、老树,非常漂亮。我记得1958年,同济大学一位老师到扬州做城市总体规划时讲:扬州是非常典型的宜居生态城市,早上往外走,晚上回老城。
记者:多年来,您为何一直对扬州的古城保护表示赞赏?
阮仪三: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多年来国家没有建设,整个国家百废待兴,全国一片拆掉旧城建新城的形势。不能说这些口号不对,但当时确实很多城市并不理解什么是正确的城市建设方针,开展了大量无序拆迁,很多古城古建筑被毁于一旦,也侧面反映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扬州的做法就显得非常难能可贵。当时扬州坚持老城区不新设工厂,而老城区周边,基本也都是旅游服务、玉器、漆器以及文化遗迹。扬州也没有大拆大建,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明清城市肌里。文昌路的前身,三元路以及其他道路拓宽改造时,也十分审慎,有效地保护了文昌阁、唐代石塔、古银杏、四望亭、古井、琼花观等文物景致。形成了今天“春风十里扬州路,唐杏明楼好文章”“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格局。
我觉得这与扬州地方领导的远见是有很大关系的。那时候我已经是同济大学的老师了,记得盐阜路当时天宁寺附近要建扬州宾馆,我们就提了建议,要尽量离护城河远一些,高度也不能过高,后来也基本采纳了这些建议。
我在很多场合都公开说过,扬州对瘦西湖的控制性保护,是做的非常好的。放到全国而言,城市近郊有风景区的很多,但是像扬州瘦西湖这样,瘦西湖周边环境保护的这么好,在景区内没有视觉污染的几乎没有第二家。
记者:请您谈谈您参与扬州的古城保护情况吧。另外,您对扬州古城保护有何建议?
阮仪三:我从上世纪50年代做学生起,就已参与扬州的古城保护与规划了,和老师一起利用暑期时间进行调研测绘,后来自己做老师了,经常带学生来为扬州做相关保护与规划设计。当然,这些都是义务性质的,主要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当时珍园、萃园、石塔招待所的改造与规划,我都做过或者参与过。2000年以后,我为扬州“双东”“教场”等改造也提供了一些建议。
扬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资源,瓜洲、瘦西湖、扬州园林、大运河、普哈丁墓、仙鹤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这些都是很多城市所不具备的,扬州应该进一步利用文化资源,打造首屈一指的文化之城。不过,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不仅是为了展览、旅游、开展文化活动,更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文脉生态,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滋养出新的有继承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来。
记者:近几年,您在多个公开场合高度赞赏扬州私家小园林,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件事?
阮仪三:传统小说里总有“落难公子遇小姐,私定终身后花园”的桥段,为什么?因为后花园里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爱情就来了。园林是将大山大水、奇珍异木,用文化手段浓缩到自己家里来。
而现在这些扬州人在自己家里修建的小园林,我觉得真的非常让人感动。“一枝红杏出墙来”,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不是简单的一棵树、一株花,而是人心向往自由的外在反映。现在扬州老城区的一些居民,在自家小院里追求文化,追求美好,体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另外,政府对这种做法鼓励并补贴,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借鉴。这是一种引领文化风气风骨的有益做法。这些私家小园林,反映了这座城市里的人,追求的是高尚文化。作为扬州人,我感到很骄傲,所以我愿意主动对外推介。光是去年,我就已经介绍两批外国朋友专程参观扬州私家园林的做法,他们都很感兴趣。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