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育种专家是‘巧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米’,缺乏种质资源、没有可利用的基因,即使育种专家的技术手段再先进,也是无米之炊。”农科专家们有着这样的共识:谁占有种质资源,谁就占有育种的主动权;谁掌握新品种,谁就掌握了市场。
据了解,我省现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初步统计近5万份,且有大量数目不详的各类资源分散保存于各研究单位。然而,我省虽守着资源“富矿”,但资源保护却差强人意。作为农作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云南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全省农业作物育种和种业发展提供基因资源支撑的种质资源库。
“农作物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资源保存缺乏统筹规划,不同部门和机构各自为政,尚未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资源保护乏力,保存设施不健全。一方面农作物资源的收集还有很多空白,急待加紧收集和保存,另一方面农作物种质保存处于十分困难的状态,一些已收集保存资源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存在人为二次丢失的隐患;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混乱,资源分散,造成资源重复收集、引进或流失;人才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主任蔡青研究员坦言,这些原因导致云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基础性工作远远滞后于国内同类、同期研究,在资源的保存技术和研究手段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很多起源于云南的作物种质资源面临大量流失的境地。
发展
加强保护利用向资源强省转变
放眼世界,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巴西、印度等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全世界有近1300座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共计610万份。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种质资源保有国,近年来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及规划,强调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加强保护利用。作为全球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多种作物起源地的云南,更需发挥优势,奋发有为,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真正实现由资源大省向资源强省转变,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库。”蔡青认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地理生态多样以及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建立新的作物种质资源库,与国家种质库形成资源互补,在发展云南高原山区农业生产、满足粮食持续生产与供给中获得高效利用,发挥其基础性战略作用。同时,收集和储备周边国家的农业生物和作物种质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该库虽然已经纳入规划,但在设施设备仪器配置方面,还需有关部门支持。
“其次是建立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蔡青建议,要通过高速信息网络,将全省作物种质资源连接成一个整体,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大规模、跨地域、跨学科、全方位的共享环境,提高云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率,开发优异基因用于生产,促进育种学科的突破性进展。此外,还应建立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云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办公室,设立项目技术组,按非盈利性机构运行机制进行管理。同时建立规范化的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制度,避免我省资源流失,保障云南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护,有效管理,减少重复收集造成人财物浪费,实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要释放种质资源的“洪荒之力”,保护是基础。农科专家们道出期盼:希望云南保护好资源,利用好资源,以种业的创新突破,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