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上百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它们因数量少、分布地域狭窄、遭受人类活动威胁等原因,濒临高度灭绝风险。例如观赏和材用价值极高的华盖木,野外只发现52株;药用价值极高的重楼属植物,至少有7种已濒临灭绝。
但列入中国拯救保护工程规划的120种极小种群植物中,近一半未得到国家法律上的保护,前景堪忧。
华盖木结果树。本文图片均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静提供
日前,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与种质保存”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开。主持这一项目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卫邦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做出上述介绍。
野外种群数量少、分布区狭窄、生境狭窄或呈片段化;人类活动诸如修建小水电站、公路等致使野生物种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近一半物种未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正遭受灭绝之危险,亟待系统性调查与保护。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由于自身因素或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 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简称:MVP ),而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
上述项目是中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的资源调查与种质抢救性保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14家单位参与其中。
孙卫邦也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简称:PSESP)这一保护生物学领域新概念提出的主要参与者、国家及国际层面的推动者、以保护行动的践行者。他告诉澎湃新闻,如果参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标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受威胁物种(极度濒危、濒危和易危)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其灭绝风险更高。
他介绍,项目目标是系统查清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资源量,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我国西南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本底资料,建立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信息库。
许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还没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澎湃新闻:如何理解你说的极小种群是“绿色金矿”?
孙卫邦:多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我国特有种类,具有重要的生态、科学、文化和经济利用价值,是自然界中濒临灭绝的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对他们的拯救保护是实现我国重要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优先拯救保护了它们,它们才能像“绿色金矿”一样“发光”。
许多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药用、食用、保健、材用、工业原料、观赏等经济利用的价值。譬如说:药用价值极高的五叶黄连和铁皮石斛、神经酸含量极高的蒜头果、观赏价值极高的华盖木和云南金花茶等。
一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生物演化史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活化石水松(在云南省仅记载1株)、银杉、水杉等对研究松柏纲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区系地理、古地理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澎湃新闻:这些种群的困境是什么?
孙卫邦: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导致的野外种群数量少,分布区狭小,生境狭窄或呈片段化,极小的种群面临物种近交衰退或自交不结实的后果,都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物种的衰退。
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之增加,造成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破坏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人类活动的干扰致使野生物种生存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以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