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草目前在植物志中的中文名叫黄筒花,之所以叫天目草是因为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骕先生在1927年5月到临安西天目山采集到此种标本随后发表了新属新种天目草属(TienmuiaH.H.Hu)天目草,属拉丁就是天目的拉丁化词,因此叫天目草。后来日本学者TakasiTuyama研究后把胡先骕先生根据天目山标本发表的天目草及Komarov根据苏联标本发表的种都作为黄筒花的异名处理。作者检查了天目草的模式标本,发现它所显示的性状均与黄筒花的原记载相符合。只是胡先骕先生将苞片作为萼片而误定新种,因此天目草现在都叫黄筒花。
黄筒花是肉质寄生小草本,茎很短,花常簇生在茎端成近头状花序,且具有一枚舟状苞片,开完花后,花冠筒萎缩变成浅黄色,与周围枯枝落叶混在一起,很难发现。最特殊之处是本种在花萼退化、雄蕊及胎座数目上都有变化,这些变化并不稳定,而且与地理分布亦无相关的联系。此外,黄筒花全株均可入药,有补肾、消肿、解毒之功效。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