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大巴山保护区的数千种野生植物里,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崖柏。崖柏被国际学术界评估为世界上最稀有的树种之一,曾被定为灭绝物种,而后被重新发现,下降为极危等级。由于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有限,崖柏亟待拯救。
崖柏生长在悬崖峭壁上
与文玩崖柏不是一码事
近几年,市场热炒的“崖柏”手串、“崖柏”木雕,是将生长在悬崖上的柏树统称为“崖柏”,而非植物学意义上的崖柏。如当下文玩市场上最受追捧的“太行崖柏”,实际是分布在太行山上的侧柏。植物学中的崖柏是指崖柏属植物,现存仅有5种:北美洲地区东部的北美香柏和西海岸的北美乔柏,日本的日本香柏,朝鲜半岛和我国吉林地区的朝鲜崖柏,还有我国大巴山地区的崖柏。朝鲜崖柏仅在长白山地区有少量分布,大巴山崖柏则是我国特有种。
与恐龙同时代的特有种
崖柏起源古老,其木材化石出现在侏罗纪中期地层中,白垩纪为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此后的地层中便很少见到,因此崖柏是研究柏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中国西南地区植物区系的演化及古地理、古生物、古气候等极好的素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
大巴山崖柏,隶属于柏科崖柏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常绿乔木,树冠呈塔形,木质坚韧轻巧又耐腐,年龄大的胸径可达1米,树高20米以上,其木材、枝、叶会散发出较浓烈的香味。根系发达的崖柏能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耐瘠薄,喜光,多分布在悬崖峭壁上。缺肥、缺水是其生长过程中的常态。由于生长缓慢,它的树径生长量每年仅约两毫米。
崖柏(左)、北美乔柏(中)、北美香柏(右)的树枝与球果对比。
从“被灭绝”降到“极危”
1892年4月,在大巴山南端的重庆市城口县海拔140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法国传教士法戈斯(R.P.Farges)首次发现崖柏并采获标本。1899年,法国植物学家弗朗谢(A.R.Franchet)根据这带有幼果的枝叶标本,将其作为新种发表,并将其模式标本保存在巴黎自然博物馆。此后,人们知道了崖柏标本采集地点和该种的基本形态特征,但关于这个树种的分布范围和具体的地理分布区域、有什么研究利用价值及其濒危状况等,却知之甚少。
当时传教士的标本只标注了发现于城口大巴山咸宜溪,没有明确的经纬度。此后100多年中,曾有人多次到城口寻找崖柏,均未找到。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中,崖柏被列为中国已经灭绝的植物。中国的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1999年,“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到城口县进行调查,在大巴山腹地重新发现了已经消失107年的崖柏植物,同时还采到带有球果的标本。
从重庆城口县石灰岩陡崖上采集的崖柏标本
崖柏的球果
中国《植物杂志》2000年第3期发布公告:崖柏没有灭绝!这一消息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经过考证,200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组重新将崖柏评估为世界级的极危物种。
在高冷石灰岩山地生长
现已查明,崖柏天然分布区位于重庆市大巴山南端和东南端的城口县和开县石灰岩山地,垂直分布最低海拔在700米左右,最高海拔2200米左右。2014年11月18日,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站和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调查队,在四川省宣汉县的三墩乡和漆树乡等海拔1500~1950米处的石灰岩山地,又意外发现了3个崖柏野生居群,数量约1000株。
虽然崖柏分布在气候比较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但因适宜其生长的地段海拔较高,所以气温相对较低。崖柏集中分布区的极端低温可达零下13.2摄氏度,在崖柏自然分布的最高海拔处,每年有3个月的积雪期,说明崖柏具有一定的抗寒性。
崖柏的树枝
内忧外患致濒危
目前,成年崖柏的数量约1万株,属世界级“极危”物种。人类的干扰无疑是崖柏濒危的主因,比如砍崖柏建房屋,城口县清代建筑的材料中就有崖柏。崖柏的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有限,与当地其他树种相比,同样的砍伐强度和频次下,崖柏可能更快进入濒危状态。崖柏被砍后,林地往往被开荒和种植农作物,这也是崖柏生境丧失或生境片段化的主要根源。目前成年崖柏多见于人迹罕至的悬崖和陡坡上,在离居民点近的地方或缓坡山地已荡然无存。
崖柏具有发育缓慢的特点,对种群更新和扩展是不利的。它结果实的间隔期长,结出的球果多数无可育种子,种子质量很小,千粒质量仅1.5克,且饱满种子少,发芽率低,败育现象十分普遍,这很可能是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室内萌发实验显示,崖柏种子发芽率仅20%,不萌发的种子多数是胚芽发育不全或无胚。
崖柏树生长缓慢
为让崖柏摆脱濒危状态,大巴山保护区管理局一方面实施崖柏就地保护,另一方面开展崖柏的种子繁殖和扦插繁育试验,并于2013年获得了重庆市林业局组织审查认定的“崖柏扦插繁育技术研究”林业科技成果。对崖柏的后续保护,还应建立基因库,贮存崖柏球果等器官,保存种质资源。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 - 2017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