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
张力说他和苔藓是“偶然邂逅,日久生情”。在1987年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读研前,苔藓并非他的兴趣所在。为了有机会读研究生,他才开始与苔藓结缘,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渐发现了这份工作的乐趣——“最大的快乐来自发现”。
“就像打开一个个盒子,不知道盒子里装着什么惊喜,每天都很期待……”对张力来说,遇到罕见的苔藓,往往眼前一亮,接下来他就迫不及待钻进实验室,想找出这种苔藓的名字。其中有两次发现,格外令人惊喜。
那是在2012年夏,张力作为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的科考队成员,在西藏亚东县海拔4000米的高山灌木丛中发现了一丛小小的苔藓,植物体仅有几毫米长,有很漂亮的红黄色孢子体,疏密有致地依偎在岩石上。
“当时就感觉从来没见过”,张力很兴奋,便采集了一小部分带回仙湖植物园研究室比对标本研究,结果发现它极有可能就是已经销声匿迹80余年的拟短月藓。
拟短月藓是仅见于中国的珍稀物种,此前全世界仅有一份标本,1916年一位奥地利植物学家采自云南丽江。1929年,一位芬兰苔藓学家将其描述为一个新物种,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它。
为了进一步确认,张力专门从美国国家标本馆借来模式标本比对,经过同助手左勤博士一年多的研究,终于在2013年底确认了它的身份,证明了它就是国家正式宣布已经绝灭的苔藓植物——拟短月藓。
张力特别自豪,“我们的发现让它‘死而复生’了”。
和发现拟短月藓一样,张力发现新物种澳门凤尾藓,也是一个偶然。
2009年底,张力和同事在澳门九澳湿地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一种凤尾藓。在经过仔细观察和对比后,张力发现,它的形态和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凤尾藓都不一样,断定这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凤尾藓。更为特别的是,该物种在同一个居群中存在两种无性繁殖方式:芽胞和块根,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现象。
最终,研究成果在2011年发表出来后,这一新物种被命名为澳门凤尾藓。“这是唯一一个以澳门来命名的物种,目前仍然只在澳门有发现。”张力说。
常在阴暗潮湿的森林考察,也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凶险。在西藏墨脱的“蚂蟥雨”就让张力“此生难忘”。
当时他们钻到一片原始森林进行科考,没想到此处是蚂蟥的乐园,蚂蟥无处不在。张力最先还蛮紧张,想把爬到衣服上的蚂蟥弄掉。后来发现蚂蟥实在太多,从树枝、草丛、地面发起进攻,防护衣全面失守,扎起来的裤腿也被攻破。在三个多小时里,张力身上“至少爬了一百条蚂蟥”。因为已经没有办法摆脱它们,最后都麻木了,他只好阿Q式地安慰自己,“最多就是留些伤口,吸点血吧,还可能有奇效”。
放大“卑微之美”
苔藓个头小,一般人轻易分不出它的种属,常常“相见不相识”,因此它们往往被公众乃至野外生物学家忽视。
“显眼的美容易被注意,卑微的美少有人看得到”,和苔藓长久相处,张力形成了一种“对卑微的审美”。
从2002年开始,张力就开始有意识地用相机记录下苔藓之美,起初是卡片机,后来是微单,镜头离苔藓最近时只有不到一厘米。
“苔藓就长成这样,它们只是体型小、容易被忽略,但它们的结构其实也很美、色彩也很漂亮。”他说。
为了让这样的“卑微之美”被更多人看到,近几年,张力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科普上。他希望用“摄影+科普”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欣赏苔藓的独特和美。
2007年、2008年,张力和伙伴们与澳门民政总署合作,在澳门和深圳举办了三次苔藓植物科普展览。这是全球首次以苔藓植物为专题的公众展览,展览吸引了大批市民观展。
“做了展览之后才发现,其实对苔藓感兴趣的人比想象中要多”,以展览素材为基础,张力和团队后来编写了一本面向自然爱好者的科普读物——《植物王国的小矮人:苔藓植物》,很受读者欢迎。在这本书里,90%的照片都是张力拍摄的。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 - 2017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