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显示,1992-2003年间,全世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花了144亿美元,这种投资是实见成效的,使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减少了29%。上周三,这项研究的确凿成果发表在了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证明了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公园确实能够对物种起到保护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1992-2003这十多年间,包括巴西、中国在内的全世界109个国家总共花了144亿美元(换算得到的国际美元,非美国货币),这篇新论文的结论是,在1996-2008年期间,平均每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率降低了29%。
牛津大学环境保护科学家安东尼?沃尔德伦(AnthonyWaldron)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投资保护要看到成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得耐心等上几年。这是为什么上面这个时间段相差5年。他说,这个研究回答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的有效性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钱都投到了自然保护区里面。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科学家们关注的投入指的是那些直接投在了保护(conservation)上的钱,比如说,护林员、栖息地保护等方面的投入。
该研究分析是基于一个巨大的数据集做出来的,这些数据反映了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资金投入、以及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情况。然后用这些数据建了一个基于证据的模型,根据每个国家独特的社会经济背景(比如:人口、经济增长、农业规模扩大等情况),来预测新增投资的有效性。
根据该模型,假如当时那段时间要投500万美元搞保护的话,如果投到南美的秘鲁,能减缓秘鲁50%的植物、动物和其它物种的损失;若投在了非洲卢旺达,能减少卢旺达90%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而在一些更贫穷的国家呢,它们用于保护的预算往往1000万美元都到不了,所以,500万美元的额外投资可能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
该模型还可以用来估算:如果要达到某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需要花多少钱。研究报告说,在2001-2012年间,根据秘鲁这样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变化,如要使得这个时间段中秘鲁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减少50%,就得另外投入100万美元。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约瑟夫·托拜厄斯(JosephTobias)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他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主要是说,保护正在发挥作用,但我们需要增加投资,才能达到国际政策目标。”另外呢,他还指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投入的资金量,也得因时而变,不能刻舟求剑。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植物、动物、昆虫、鱼类和其它物种的总和构成了维持人类生命的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这些物种对于地球环境具有多种功能,如植物制造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水生生物清洁水体、昆虫给植物进行授粉等等。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