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十年(1978—2008)_Page3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十年(1978—2008)
日期:2008-11-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我要评论()



  四、建设成就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发动与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采取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的办法,营造防风固沙林561万公顷,使27.8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多万公顷严重的沙化、盐碱化草原、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重点治理地区的风沙侵害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双降”趋势。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陕、甘、宁、蒙、晋、冀等6省(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与1999年相比,沙化土地净减少7921平方千米。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已进入了改造利用沙漠的新阶段。新疆完成造林274万公顷,绿洲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4万多平方千米扩大到7万多平方千米。

  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分流域综合治理,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72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 5.4万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 38.6万平方千米,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造林779.1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千米,使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3万多平方千米,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千米,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3亿多吨。

  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在东北、华北、黄河河套等平原农区,坚持以保障粮食生产为目标,营造带片网相结合、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区域性农田防护林253万公顷,有效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平原农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一些低产低质农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三北地区的粮食单产由1977年的118公斤/亩,提高到2007年的311公斤/亩,总产由0.6亿吨提高到1.53亿吨。在沙区新辟农田牧场1534万公顷。农田林网化面积和粮食产量呈“双增”趋势。据东北林业大学测定,由于农田防护林的作用,粮食增产15%—20%,仅此一项,三北地区增产粮食187.6万吨。 2005年全国产粮“十强县”全部是三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达标县。

  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30年来,三北工程把生态治理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批特色林产品基地,培育了优势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3.9亿立方米,净增6.7亿立方米。营造的农防林和用材林,活立木蓄积高达4亿立方米,已具备年产2000万立方米的木材生产能力。营造各种经济林400万公顷,建成了苹果、红枣、香梨、枸杞、板栗等一大批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带。年产干鲜果品3600万吨,产值达到537亿元。

  通过防护林体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从特色经济林等产业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地方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三北地区形成了以人造板、家俱制造、造纸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5000家,安排就业人员70多万人,产值225亿元。同时,三北地区以森林观光和绿色产品为主题的各类旅游、休闲产业正蓬勃兴起, 2007年接待游客近9000万人次,产值达192亿元。

  开创了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突破了传统林业建设理论。三北工程是我国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工程,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先河。在30年的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和管理者在建设思路、组织形式、工程管理、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一个高生产力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带片网、乔灌草、造封管、多效益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型防护林体系的思想,把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有相结合起来;第一次把生态建设以国家重点工程的形式组织起来,以生态工程建设带动了林业全面发展。

  增强了全社会的绿化意识,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生态建设领域的地位。三北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国土生态面貌的决心和意志,符合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愿望,激发了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三北工程建设凝聚了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的心血,凝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汗水。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三北工程的实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国际上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1987年以来,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等10多个单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1988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宣布:“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三北工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3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从中国国情、三北地区区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生态建设目标不动摇,实行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将防护林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将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道路。

  五、未来发展

  三北地区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沙化土地的85%;水土流失面积2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67%。三北地区也是我国林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宜林地面积3936万公顷,占全国宜林地面积的68.7%;全国近50万平方千米可治理的沙化土地,90%集中在三北地区;黄土高原45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基本上分布在三北地区。我国实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和2050年26%的战略目标,增值空间重点在三北地区。三北工程对于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发展,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提高我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建设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为主线,以新农村村屯绿化,特色产业发展,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科技和政策创新,大力开展造林育林、封禁保护、更新改造、巩固提高,为实现三北地区生态根本好转、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目标任务: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完善提高,加快发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平原农区建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土地承载力和人口环境容量明显增强。到2050年,完成三北工程规划建设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布局和重点:在沙区,以遏制土地沙化为根本,加大封禁保护力度,推进全面治理,建设乔灌草复合防护林体系;在山区,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平原农区,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建设、改造、提高相结合,建设高效农业防护林体系。集中力量抓好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新疆绿洲外围和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加大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江河源头和风沙源的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从源头上控制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royal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